&nm低壓線膛炮,雖然能夠對付T62和T55這類一代、二代坦克沒問題,可要是碰上加裝爆破反應裝甲的T—72M1這種第三代入門坦克,還是顯得火力有些薄弱。
特別是在遠距離對線時,T—72M1的125mm坦克炮能夠完全碾壓輪式突擊炮上的100mm低壓線膛炮。
正因為如此,這次戰備突擊檢查才會為藍軍旅加強一個連的96A主戰坦克。
但問題是,96A主戰坦克在高原山地地區的適應性並不好,加上自身重量偏大,面對路況複雜的高原山地存在極大的限制。
是以,總部希望有關企業能夠研製一款適合高原山地作戰的輕型裝甲車輛,作為部隊的專用裝甲突擊力量,彌補當下的缺陷……
而除了裝甲突擊力量外,火炮、防空、後勤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發言的總部領導沉著臉一個一個點出來。
本以為這一切就這麼結束了,誰知道臨了空軍首長卻把話筒給拿起來,直截了當的說道:“前面我們總部的領導已經概括的很全面了,我這裡補充兩句,實際上這次我們真正想為藍軍旅加強的是99A主戰坦克,可惜我們目前載重量最大運—18NB,降低燃油載重後的承載量也只是45噸,根本就放不下50噸重的99A主戰坦克,這就讓我們的突擊力量弱了至少20%……”
說著,他把目光轉向一直口觀鼻,鼻觀心的莊建業:“建業同志,這件事你回去後可要好好的想一想,如今我們手上的運輸機並不能覆蓋所有的陸軍裝備,這對我們有可能的快速部署行動可是有著不小的影響……”
何止是99A主戰坦克,實際上運—18NB還有很多的裝備都搭載不了,比如說中國騰飛在ZB—15直升機改進升級而來的直—20系列直升機,運—18NB的貨艙就裝不下。
還有陸軍正在準備大規模採購的直—8plus重型直升機同樣無法裝載。
這導致陸軍空中突擊部隊的機動性大大受限不說,重灌部隊的快速部署同樣被侷限在僅有的幾個傳統方式上。
若是再加上第二炮兵的各類中遠端彈道導彈的話,運—18NB的侷限性的確不小。
不說別的,單就這次戰備突擊檢查,參與行動的運—18NB運輸機平均每架執行了四個架次的運輸任務。
若是有能力更強大的運輸機加持的話,可能每架運輸機兩個架次就能夠把一支規模化的成建制部隊給投送到雪區高原。
正因為如此,就算這次會議上空軍首長啥也不說,莊建業回去後也要就這個問題進行推動,更何況近些年中國騰飛也沒閒著,早就在運—18NB的後續機型上展開了可行性研究。
既然這次空軍首長提到了,那莊建業也就順水推舟,把自己的方案給亮出來:“是這樣的,我們中國騰飛已經注意到了現有運輸機的侷限性問題,所以近兩年我們已經開始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哦?”聽了莊建業的話,空軍首長愣了一下,沒想到中國騰飛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有研究,於是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那你說說看!”
“好的……”莊建業點頭:“我們研究認為,後繼機型應該對標美國的C—17戰略運輸機,因此我們的初步設想是,新式戰略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在250噸左右,空重120噸左右,最大載重量為65噸,航程超過10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