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 (1 / 2)

莊建業就新型戰略運輸機說了很多,期間談了不少中國騰飛的研究成果。

比如為什麼放棄類似前蘇聯安—225或美國的C—5“銀河”這類的超重型戰略運輸機的方案。

要知道這兩款超重型運輸機可是代表著人類大型航空器的巔峰,堪稱能夠運輸有一切的存在,同樣也是國內諸多航空專家和民眾嚮往的所在。

不說別的,在座的機位空軍領導都有不少是這兩款超重型運輸機的擁躉。

可問題是需求端的適應性卻決定了這兩款超重型戰略運輸機必將走向窮途末路。

就好比民用客機領域,空客的A380創造了人類航空史上的奇蹟,因為他把最大客機的桂冠牢牢的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然而A380贏得了工程技術方面的榮耀,卻並未獲得市場的認可。

沒辦法,誰讓A380的運營成本忒貴,導致不少航空公司看著冗長的維護保養賬單就直搖頭,然後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波音的787客機。

因為同樣的航程,同樣的舒適度,波音787不但更省油,最重要的是兩臺發動機的維護保養成本也會更加的經濟。

相反A380這麼一款四發客機,不但耗油量更大,維護保養方面的成本相較於雙發客機至少要高出一倍。

民用客機如此,軍用戰略運輸機同樣也要計算成本的。

類似蘇聯安—225或美國的C—5“銀河”這類的超重型戰略運輸機固然是好,能夠涵蓋幾乎所有的軍用大型裝備,可現實的問題確是,能夠適合這類超重型戰略運輸機的機場並不多。

沒辦法,這種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0噸的大傢伙們,對機場跑道的質量和長度都很高,至於空管和排程就更不用說了,有這類飛機出現的空域,一般都會將其他飛機遠遠調開,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空中事故。

這就大大壓縮了這類超重型戰略運輸機的應用範圍。

當然這還不是莊建業摒棄這類戰略運輸機的重要原因,關鍵是這類戰略運輸機無法將關鍵的裝備和人員直接送到一線作戰區域,只能在二線或是三線的樞紐機場作為中轉,然後利用中型運輸機或輕型戰術運輸機分批次往一線轉運。

這就好比快遞員本應該把使用者的快遞送到客戶手裡,可偏偏因為小區的門兒進不去,只能讓你下樓然後在穿越整個小區的景觀綠化帶和亭臺樓榭去門口拿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驗。

最關鍵的是,成本上也不划算。

中型運輸機和輕型戰術運輸機的使用成本的確沒有超重型戰略運輸機來的大,可那也不是普通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可比的,而且這些中小型運輸機一個架次能把超重型運輸機投送過來的貨物運完也行,關鍵是很多時候需要好幾個架次,甚至是十幾個架次才能完成。

把燃油費、維護費、耗材費等等費用算上,整個過程的實際成本並不比超重型戰略運輸機的使用成本小,甚至還要大大超出。

更重要的是,一些諸如主戰坦克、重型火炮、防空反導攔截系統以及其他超重灌備,中小型運輸機根本就裝不下,最後還得用鐵路或公路運輸來解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