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階教練\戰鬥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階教練\戰鬥機 (2 / 2)

因為類似的實際,只出現在美國正在試飛的F—35系列戰鬥機上面出現過。

那是一體化的座艙破裂、彈射裝置。

與傳統的作戰飛機救生裝置那種先炸開座艙蓋兒,然後彈射座椅在啟動不同,這種一體化的飛行員救生裝置炸開座艙和彈射幾乎是同一時間,且不會因為座艙蓋的碎片而傷害飛行員分毫。

除了座艙蓋炸裂後碎屑飛濺的方向是經過嚴格計算外,最關鍵的是座艙蓋的材料使用特殊的透光復合材料製作的,不但整體的強度大,而且還具有防紫外、防輻射、防紅外的功能功效。

甚至是可以遮蔽雷達波的探測。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種材料碎裂後強度會迅速下降,即便是飛行員的身體被觸碰到,也不會產生致命傷。

其他不論,光這一項就已經世界先進水平……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世界領先水平。

關鍵是,眼前的JNB—17C可不止是一體化救生系統,在其座艙下方,是連條寬厚、細長的邊條翼,有些類似F—18,但更像是F—16,不過說成是介於兩者之間更為合適。

而隨著邊條翼的延伸,則是一對常規佈局的機翼。

整體上相較於殲教—7MAX衝擊力和複雜性要差了許多,但在場之人,尤其是漢密爾頓和費薩爾這樣的資深人士卻知道,飛機,特別是戰鬥機最優的設計便是在複雜的體制內做減法。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三代機還是四代機,整體的氣動佈局是越來越簡潔和平順,沒有說越先進就要搞得越複雜。

正因為如此JNB—17C採用這種常規以及佈局,不但不是什麼敗筆,在資深人士看來這才是JNB—17C最大的亮點。

特別是機翼上長、短結合的前緣襟翼,機翼後緣一對兒副翼相配合,不但可以令JNB—17C擁有極佳的起降效能,而且還具備一定程度的短距起降能力。

更關鍵的是其機動性,必然是同型別機型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高亞音速狀態下的纏鬥,JNB—17C絕對能成為不少二代機,甚至是三代機的噩夢。

不過,無論是漢密爾頓還是費薩爾,都不知道的是,對於JNB—17C這類以高階教練機為賣點的多用途輕型戰鬥機來說,一條前緣機翼就夠了,問題是中國騰飛在國內軍機領域不是專職研製艦載戰鬥機的嘛。

而艦載戰鬥機最大的特點便是機翼可摺疊,正因為如此,無論多完整的前緣機翼還是後緣副翼全都得一分為二。

既然如此,中國騰飛也就把自己的成熟技術發揮到極致,在JNB—17C的副翼和襟翼也來個一開二。

萬一哪一天海軍需要高階教練機上艦,JNB—17C改吧改吧就能用。

當然了,就算此時的漢密爾頓和費薩爾知道了JNB—17C襟翼一開二的真相,也不會騰出功夫去想,因為他們此刻的目光全都聚焦到JNB—17C兩對邊條翼下方的進氣道上,尤其是那略帶錐形型的流線型鼓包,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因為這對蚌式進氣道著實是平生第一次見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