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 (2 / 2)

之後還得對襟翼、副翼有著極深的造詣,在複合材料、金屬材料、合金材料、陶瓷材料等領域擁有異乎尋常的積累,再加上將創新貫徹始終的研發團隊才能駕馭的了這樣前衛的氣動佈局,否則只能乾瞪眼啥也做不了。

原因很簡單,這種氣動佈局的好處是很多,但缺點也不少,最重要的便是機動性如何保證,畢竟是戰鬥機,沒有超強的機動性,在天上那就是活靶子,然而近似飛翼式佈局天生在機動效能上吃虧。

再加上缺少水平尾翼或鴨翼的輔助,正常情況下這類飛機的機動能力簡直能讓人聽者傷心,聞者流淚。

那YF—23戰鬥機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很簡單直接用副翼與襟翼的配合來完成超機動動作,也就是說YF—23戰鬥機的副翼和襟翼跟傳統飛機上的副翼和襟翼有著很大不同,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這項基礎來源於諾斯羅普的另一個巔峰之作,B—2隱形轟炸機上的襟翼和副翼的組合。

只不過諾斯羅普在YF—23戰鬥機上將這套技術再次昇華,配合著後部的垂尾和升力體機身,YF—23戰鬥機這才有了堪比F—22的機動能力。

問題是,這套襟副翼組合機動方式看似簡單,卻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

就如同B—2戰略轟炸機,美國人早就把基礎原理和配套方案公佈出來了,結果整個太陽系除了美國人還有誰造出飛翼式隱身轟炸機?

不是不想做,而是根本沒做不出來,不說別的,就B—2的襟副翼差動組合的時機把握和調控位置怎麼控制就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畢竟飛翼式佈局航空器難控制是世界公認的,想要讓這種飛機乖乖聽話真就不是襟副翼差動就能擺平的,所涉及的東西簡直浩如煙海。

諾斯羅普那是從二戰之後便開始在飛翼式氣動佈局上下功夫,前前後後投入海量資金,摔了數架原型機,犧牲了十多位飛行員才積累起來的龐大經驗,這才有了B—2和YF—23。

正因為如此,航空工業的進步只有局外人以為是爆發式的躍進,實際上在哪一步躍進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幾十年如一日的技術積累當中。

在場的部隊首長和領導們自然不是局外人,他們很清楚沒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想搞出類似YF—23戰鬥機一樣氣動佈局的飛機跟麼就是東施效顰。

可這些年來誰也沒聽說中國騰飛在飛翼式氣動佈局上有涉獵呀,那眼前的垂直起降驗證機是怎麼來的?

就在這個時候沉默良久的總部首長忽然想到了什麼,轉頭看向莊建業:“你們的TY—22無人機是不是還在繼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