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22無人機?”聽了總部首長這句話,還不等莊建業回答,軍內大領導那疑惑的目光便投向了總部首長:“這個型號很陌生,總部那邊有立項嘛?”
“沒有立項!”總部首長聞言趕緊回了一句,然後幾步上前貼近軍內大領導小聲解釋道:“事情還有從老總部首長時說起……”
原來早在十二年前,剛剛從騰飛航空製造廠改制而來的騰飛集團就已經開始在飛翼式氣動佈局上開始研究了。
只不過以當時的條件,騰飛集團根本沒辦法跟美國的諾斯羅普公司相提並論,人家是一代原型機接著一代原型機,用美元和技術人員的青春硬生生砸出了後來的B—2隱身轟炸機,以及超比F—22還要強上一線的YF—23戰鬥機。
騰飛集團當時根本就沒有那麼雄厚的條件,別說中國騰飛沒有,就算以舉國之力估計也很難跟不惜代價的諾斯羅普一較高下。
問題是當時的騰飛集團沒有諾斯羅普的實力,卻也有自己獨步天下的優勢,那便是自己的無人機,而當時騰飛集團正是自己無人機大發展的時期,於是在莊建業的提議下,騰飛集團將飛翼式氣動佈局研究納入到無人機大大框架中來,依託無人機這個體系來完善這種極具未來潛力的優質機型。
於是便有了TY—22無人機。
當時騰飛集團的TY—2無人機平臺,攻擊—2無人機以及無偵—8大型偵察無人機已經陸續在部隊服役,於是莊建業便想著向總部申請一筆經費,以便更好的研究TY—22無人機的飛翼式氣動佈局的特點與精確控制。
當時的總部對騰飛集團的無人機還是很重視的,立刻便派出一個專家組對申報的TY—22無人機進行了評估,結果……
在評估過程中TY—22無人機直接掉了鏈子,連續三次飛行測試全部因為控制系統失常直接從天上一頭杵在地上。
不但毀了三架無人機,也罷評估專家組的耐心給耗光了,直接就在報告上填了一個不合格,就把騰飛集團的TY—22無人機直接給否了。
這要是放在數年後,哪怕當時騰飛集團的TY—22無人機不過是二戰時期德國Ho—229轟炸機的縮小變種款,估計也不會給予直接否決的結論。
因為那時候,世界第一款真正的隱身轟炸機,B—2已經公開了,那種顛覆傳統的飛翼式佈局簡直令人著迷,以至於掀起了全世界研究飛翼式佈局的新熱潮。
問題是評估TY—22無人機的時候B—2轟炸機還處在嚴格的保密狀態,別說國內不清楚,就是當時的蘇聯克格勃腦袋裡都沒啥概念,只知道美利堅鬼畜在轟炸機方面憋著大招。
再加上當時航空界普遍認為飛翼式佈局難以控制,機動能力差,飛行速度慢,不是未來作戰飛機的首選,因此並不受待見。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最後TY—22無人機被總部直接否決。
本來這事兒是發生在老總部首長任上的,現任總部首長是不清楚的,巧的是連任總部首長交接時,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正式公開亮相,所以老總首長離任前便交代,如果哪一天騰飛集團重新撿起TY—22無人機,多多少少支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