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 (2 / 2)

就如同西南航空所與東北航空所在三代機和四代機上的競爭一樣,在總部看來這種內部的良性競爭有助於裝備的技術進步和實際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透過競爭還能壓縮總部的採購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基於這個原因在反衛星\\反導系統系統上,總部對中國騰飛和航天某院的並未干涉,就是想讓雙方在這種良性競爭下令總部獲得最滿意的解決方案。

但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與航天某院的技術路徑在多年的發展中出現極大的偏差。

航天某院仗著六十年開始的反導系統研究成果以及雄厚的人才隊伍,確定了一條相對保守但十分成熟穩重的技術路線。

即利用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搭載動能毀傷彈頭打擊外層空間中的人造衛星以及中遠端彈道導彈的中段攔截。

有點的是進展快,技術成熟度高,部署迅速;缺點則是彈體的結構總量偏大,只能依靠固定發射陣地發射,抗打擊能力較弱,由此產生的陣地建設費,後期維護費較高。

對此,航天某院並不覺得這些缺點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前蘇聯的A—135“橡皮手套”反導攔截系統就是採用固定發射陣地發射模式;美國的NMD攔截彈同樣也是固定發射陣地。

既然美俄這樣的軍事強國都是這條路子,國內摸著他們石頭過河,使用固定發射陣地自然是無可厚非。

相比之下,中國騰飛的技術路線有些激進,採用的是國際上剛剛誕生的小型動能碰撞殺傷戰鬥部,配合著採用新型高能燃料和高衝比發動機的中小型單體結構,構建一套靈活多變的反衛星\\反導打擊體系。

缺點是技術成熟度低,前期投入費用高,研發週期長;但相應的優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導彈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都很強,因為這種車載式反衛星\\反導導彈就如同部隊裝備的S—300系列防空導彈一樣,完全可以進行全域機動,靈活部署。

如此一來不但增加了導彈的生存能力,而且還可以在廣大的國土範圍內做到對敵的出其不意,更重要的是,該反衛星\\反導系統無需構築專門的固定發射陣地。

除此之外,未來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同樣可以配置該反衛星\\反導系統,透過艦載垂直髮射系統和高效能艦載相控陣雷達,令海軍擁有與路上防空兵部隊一樣的反衛星\\反導作戰能力,從而將反衛星\\反導邊疆從陸地拓展到大洋。

問題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國騰飛的想法是好的,但正如劉小林所說,沒有傢伙事兒,一切都是幻想,有啥用?

莊建業見狀不禁微微一笑,將自己手裡的酒放下,然後雙手撐著膝蓋,身子前傾,貼著劉小林的耳朵神秘兮兮的說了一句令劉小林瞠目結舌的話:“實際上,你們這次準備接受的LYJ—15就是一款反導雛形,要知道這個彈可不止打500公里,還有45公里的射高,安裝反輻射雙模彈頭他能打預警機,若是換上我們正在測驗的動能碰撞殺傷戰鬥部,你說他能打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