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被他收購的大寶,原本地方政府希望依靠與邁克·蔡的合資,能讓這個本來銷量不錯的日化品牌再上一個臺階,從而解決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結果邁克·蔡裝模作樣的考察一番,然後在幾個不爭氣的官員身上砸了幾筆小錢,便把這個優質品牌轉手賣給了聯合利華。
要知道大寶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聯合利華,如此被這麼稀裡糊塗的賣過去,後果可想而知,聯合利華直接封殺了大寶品牌,一時間大寶啥時見,大寶天天見的廣告語戛然而止,令眾多國人都摸不到頭腦,直嘆大寶怎麼了?
然而就在眾人哀嘆大寶之時,邁克·蔡卻在一進一出中,狂賺了1.2億人民幣。
而這還只是邁克·蔡在近幾年多起併購案中,獲利比較普通的一個,他操盤最多的一個案子是與歐洲的德意志銀行,港島的滙豐銀行聯合為寶鋼提供三期建設專案貸款和信用擔保,並獲得寶鋼中長期債券的全球發行權。
儘管總額度不過19億美元,但透過不斷的加槓桿和複雜的金融手段,邁克·蔡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狂賺了10億美元。
正是有著以上種種的出色戰績以及熟知中國經濟和執行規律的先決條件,邁克·蔡被華爾街的財團看上,希望這位出生在中國,卻滿腦子美國思想的華裔能夠成為他們在中國眾多代言人之一,以此為他們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攫取更多的利潤。
於是包括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在內,數家財團共同注資邁克·蔡成立的瑞德國際商貿公司,成為邁克·蔡背後真正背書的大佬。
有了自由行動的許可權以及大佬的背書,邁克·蔡的行事更加富有進攻性,不但將觸手深入房地產、股市,還在醫藥、機械製造、精密儀器方面不斷髮力,特別是在醫療器械領域,整個東南沿海80%以上的進口醫療裝置都被邁克·蔡的瑞德國際商貿公司所壟斷。
光這一項,每年就能給瑞德國際商貿公司帶來5.8億美元的純利潤。
不過這些獲利豐厚的行業並沒有滿足邁克·蔡日漸膨脹的野心,因為他還想要更大的自主權,要更自由的投資空間,甚至想要與那些背後的資本大佬們平起平坐,成為能夠操控世界的大佬。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做成一個超級專案,以此作為自己進身之階的投名狀。
而邁克·蔡瞄準的超級大專案不是別的,正是在麥道82飛機合作失敗後,日益凋敝的魔都飛機制造廠,以及由此延伸開來的,不受國內控制,毫無自主權可言的各類進口飛機的零配件供應與保養產業鏈。
邁克·蔡開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那就是要與魔都飛機制造廠合作,打造亞洲,乃至世界的全系飛機4S店,從而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全系機型保障中心。
可實際上呢?
邁克·蔡要的卻是捏住中國航空產業卵蛋的契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