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星洲變電公司一下要四架,手工作坊式的攢飛機自然不行,不說弄個專用的生產車間吧,怎麼也要整個像樣的生產小組。
於是莊建業將廠裡的骨幹都找過來商量一下,最後決定,將電風扇這個業務轉移到其他廠。
要知道自從騰飛牌電風扇在周邊幾個省橫掃之後,不少的電風扇廠就開始銷量下滑,難以為繼。
周邊都是這樣,就更別說浣城本地的三個電風扇生產廠了,要是沒有市政府撐著,早就被二十三分廠碾成渣。
為此已經升任市長的邱大林找莊建業談過一次,讓二十三分廠託管三個電風扇生產廠,從而減輕市委的壓力。
莊建業沒有立即答應,盲目擴張可不是好事兒,萬一吃多了,消化不良可就不好了。
見莊建業態度不明,邱大林也沒逼迫,要知道二十三分廠去年可是給浣城市上繳了520萬的利潤和稅收,佔到浣城市財政收入的70%,說是財神爺也不為過。
邱大林正是憑著二十三分廠的出色業績,成為搞活浣城工業的出色領導幹部,得到省裡的肯定,去年年底換屆順利接任的市長,正因為如此,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決策,搞得二十三分廠效益下滑。
哪怕市財政吃點兒虧,也得保證二十三分廠的效益,這不但是他個人,也是整個浣城市委的共識。
所以這事兒雙方就這麼心照不宣的不了了之。
然而如今,星洲變電公司給了四架ty1無人機訂單,上馬飛機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二十三分廠就不得不考慮擴充問題。
於是當莊建業帶著材料,騎著腳踏車去市委,找邱大林準備把三家電風扇廠中,實力最弱的永豐廠託管過來時,邱大林可高興壞了。
這種包袱,市裡是能少一個,是一個,年底還能有個搞活工業,增加就業的評語,那個領導不樂意幹。
都不用莊建業提條件,邱大林就拍著胸脯把託管的事兒全都攬下來,反正是市裡辦的集體廠,要是哪個敢不服,市裡出面直接攆回家。
……
莊建業這邊為了飛機生產,積極擴張中,張平的星洲變電公司也因為一系列的報道,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
這不,臨星河輸變電工程剛完成沒多久,上級的另一項任務便下來了,空軍某高原機場的高壓線纜升級改造工程。
其中有一段長約八百米的峽谷需要架空鋪設,張平作為電力口複雜地形線纜架設的專家,實地察看了下位於機場西南高地上的峽谷,想都不想就將租借過來的ty1無人機運到施工地。
當林光華親手教出來的兩名二十三分廠操作員,啟動飛機在天上進行適應性操作時,隱藏在灌木叢裡的飛鳥就跟見了什麼怪物一樣,撲稜稜的就往山的另一側飛。
正在跟張平一起研究施工情況的機場場站主官,原本還沒主意這些情況,被飛鳥一驚,習慣性的就緊張起來,連忙看去,立馬就盯著天上機翼寬大的ty1無人機不動了,然後帶著一絲興奮的腔調問著張平:“張經理,你們的飛機能借我們用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