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燕玲瓏下定了決心,事已至此,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局勢,她最後一步棋也該行動了。
想到這裡,燕玲瓏說道:“不用阻攔,讓他們回去吧,不過要盯著他們,防止他們改道進攻燕都,如果他們要進犯燕都,那就只能開打了。另一邊,現在集結二十萬兵力在燕江南岸駐守,我估計夏國已經開始行動了。”
說到這裡,燕玲瓏頓了頓,道:“另外,本宮親自去燕江,等候夏國皇帝大駕光臨!”
“不可,萬萬不可!”三位輔國大臣一驚,還以為燕玲瓏要親自抵禦大夏。
燕玲瓏笑道:“本宮還有一個辦法,應該能擋住大夏雄兵,但必須我親自去見夏國皇帝。此事本宮心意已決,就這麼辦?”
三位輔國大臣還要勸,誰知蕭七夜說道:“讓姑姑去吧!”
陛下都這麼說話了,三位輔國大臣就算強烈反對,也無計可施。
接下來,三位輔國大臣退下,開始按命令列動。
一邊派人去調查真相,同時把夏國驍勇侯押回燕都。另一邊緊緊盯著驍勇侯回撤的兵馬,避免他們在燕國國土中橫衝直撞,甚至是直搗燕都。同時,集結兵力去燕江以南駐守。至於燕江以北的郡,直接放棄。最後,給杜安澤下達死命令,十天之內必須解決戰鬥,攻破魏國都城。
就這樣,夏國和燕國都開始行動起來。
十天之後,夏國邊關五十萬大軍整頓完畢,在張良的統御之下,開始行動,兵發燕國。
與此同時,大夏的“討燕國之書”成為所有人膾炙人口的熱談。
書中闡述了燕國忘恩負義,設下圈套伏擊大夏驍勇侯一事,此舉自然引起大夏百姓憤怒滔滔。
緊隨其後,燕國也釋出“告燕國子民書”,自然是說大夏狼子野心,不講道義,撕毀盟約,栽贓嫁禍。
反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管誰佔理誰理虧,大夏和燕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而魏國,也沒有堅持多久,最後的皇都也被攻破,魏皇自刎謝罪列祖列宗。
至此,魏國也步了趙國、齊國、秦國後塵,亡了國。
又過大半個月,就在張良率領兵馬進入燕國領土時,燕國使臣正好進入中州,拜見了鴻臚寺卿,懇請面見大夏陛下。
蕭銳得知燕玲瓏派人送來了書信,頓時笑了。
莫非是來求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