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天日昭昭一念忠,馬陵夾道盡引弓。烏雲來去蟾宮暗,甲子迴圈歲月通。
漁老丈,谷城公,圯橋吳市豈不同?椎擊博浪何須論,劍隱魚腸或謂功。
——擬作小詞《鷓鴣天》。
話說當時皇甫越一聽說趙立前和元虎二人是前來找張阿生回子虛仙劍派的,心中立即轉起了念頭:
既然他兩個不曾加入那史家群仙會,既然他兩個是來找張阿生,讓張阿生重回子虛仙劍派的,那麼我不妨拉來加入我們赤誠衛;不知此時他兩個肯不肯——
若是他兩個不肯,我能不能指派張阿生,令他隨這趙立前和元虎前去子虛仙劍派,從此就做我們赤誠衛打入子虛仙劍派的細作呢?
皇甫越想到這裡,眉頭一轉,計上心來。
於是皇甫越一方面暗暗催動傳訊符,輾轉聯絡郡主府,上報郡主大人,一方面用秘聲法通知身邊的胡少龍和項天歌,讓他二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以考查張阿生對赤誠衛的忠誠度;而嘴上,皇甫越卻是拱手施了一禮,就開口向趙立前和元虎二人道:
“二位道友,阿生兄弟剛才就說過,他跟海蜃城史家是仇深似海,並請兩位道友離開群仙會,以全同門道義。
依鄙人之見,二位道友不如加入我們赤誠衛,我們郡主大人可以,也願意安排二位道友做赤誠衛的客卿,不知二位道友意下如何?”
卻說趙立前和元虎,他兩個之所以要去海蜃城,本是為著去找張阿生和史三嘯的;到了海蜃城之後,二人才發現張阿生被史家人欺辱。
元虎尚還主張投靠史家,畢竟史三嘯也是子虛仙劍派弟子,但是趙立前卻不同意——此時元虎尚不知道,趙立前跟張阿生其實是一個師父的親師兄弟。
公孫甫在子虛仙劍派內亂中死去之後,穆安生為著加強自己的力量,就跟趙立前說明了實情。
當然,趙立前本也知道自己是公孫甫的徒弟,只是不知道公孫甫的親傳弟子除了張阿生還有哪些人。
——最初,他所知道的親師兄弟,也就是張阿生,因為張阿生作為公孫甫的弟子,這個身份在子虛仙劍派是公開的。後來經穆安生一說,才知道還有穆安生,以及那景陽生和李鳳生。
趙立前和元虎一起行動,來找張阿生和史三嘯,說到底,並不全是穆安生的意思。
穆安生早已倚趙立前為左膀右臂,當然,穆安生是不主張找張阿生回子虛仙劍派的,因為在穆安生看來,張阿生這個師弟太慫包了,一個慫人,能做成什麼事情?
然而趙立前不這樣看,趙立前覺得,畢竟張阿生是親師弟,怎麼著也比元虎、史三嘯這樣的同門值得親近,張阿生固然是慫包一個,但是子虛仙劍派中,穆師兄的處境,此時非常不妙。
有鑑於此,趙立前覺得,多個人就從一分力量,找張阿生回來,還是值得的。
趙立前自己,在張阿生下山之後不久,也被公孫甫想著法子逼下了山;包括那景陽生和李鳳生都是被迫無奈,離開了子虛山——
說起來,這都是公孫甫的主意,公孫甫讓他們下山,其實是為了穆安生著想,要儲存自己這一系的力量。
公孫甫本人,當然是抱了心死的決心的了。
說到公孫甫抱定必死的決心,這裡不得不重提舊事。
當時子虛仙劍派諸大佬受到那秘聲人的威脅,不得不暫時放下相互間的恩怨,要對付共同的敵人。
其實秘聲人威脅諸子虛仙劍派大佬時,給公孫甫施的壓力最大,究其原因,就是那秘聲人,口口聲聲地找公孫甫要一柄劍,此劍即是公孫甫贈給張阿生的玉劍,也就是那柄追魂劍。
追魂玉劍,本是公孫甫得自其父,可謂公孫家的祖傳,只是公孫家第一代,也即是公孫無衣,又是從哪裡得到的這柄追魂玉劍呢?當然不是得自其父,而是從水無情手裡搶來的。
說到底,這柄追魂玉劍,其法寶原主乃是水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