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諾舉了一個很通俗且經典的例子,還是陳文今晚提過的橙子交易。
A公司與B公司對未來一年的橙子價格持相反的觀點。
當前價格是100美刀一個單位的橙子,A公司認為6個月後每個單位的橙子價格將下跌至80美刀,B公司則認為同樣預期時間的橙子期望價格將上漲至120美刀。
於是,這兩家公司就可以簽訂對賭協議了。
協議可以由任何一方發起,只要另一方願意接招,那麼交易就可以達成。
更多的實際情況下,一方,甚至雙方,都會選擇加槓桿,從對方或者第三方進行借貸。
借貸的標的可以是硬通貨現金,可以是債券,也可以是實物,具體情況雙方協商即可。
借錢是最經典的情況,更多的時候是借貸債券和股票,反手就拿這些借來的債券和股票進行期貨交易,再加幾倍槓桿。
這時候,不但要考驗對賭雙方的智囊團,更要考驗期貨交易員的職業技術。
經常是一場期貨對賭如同戰爭,打一仗下來,一方可能輸得傾家蕩產,另一方賺得盆滿缽滿。
就像把對方家的老底給搶劫一空!
聽著莫雷諾的講解,陳文心中想到了他的好朋友方經理,那個傢伙可是華夏證券教父手下的大將,不開掛的情況下方經理已經是頂級操盤手了。
陳文默默地思考,方經理加入莫雷諾團隊的時機。
今年,不合適。
明年,應該很可以。
做完了期貨基礎教育,莫雷諾開始介紹他們投資銀行的情況。
慕尼黑投資銀行的歲數很小,成立於二戰之後。之所以這麼新,這是歷史原因。
他們不做散戶生意,客戶的存款門檻是等額一百萬美刀,只為富人階層提供資金保值和升值服務。
莫雷諾的家族,在慕尼黑投資銀行持有第三多的股份,家族裡的多位成員擔任銀行裡的投資顧問。
小夥承認:“相比於博薩和拜亞,我們家是小家族,我的定位是個奮鬥者,而不是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