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們魚貫走出艙門,啟德機場的接駁車到位,將大夥分批接運至到達廳。
華夏、法國的機場有國內和國際兩種到達廳,但啟德機場只有一個到達廳。港島就那麼屁大點地方,落地港島的飛機全是國際航班。
啟德機場的到達廳,分為三處區域,本港居民入境、國際訪客入境和過境轉機。
陳文是商務艙乘客,下飛機順序比較靠前,乘坐第一班接駁車來到了到達廳,走向過境與轉機通道,那位貿易公司大叔走向國際訪客入境通道。
兩人揮手致意。
過境與轉機,顧名思義,兩種職能。
很快,陳文遇到了指引牌,這裡的通道又被一分為二。
持有7天過境簽證的乘客前往過境櫃檯,驗明簽證和護照之後,他們可以短期在港島遊玩一個禮拜。
陳文這類人沒有獲得港島的任何型別簽證,只能走最後一個小通道,直接來到了轉機候機廳。
他需要在這裡呆到今晚7點,乘坐747航班再次起飛,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
從帝都隨航班來到港島的乘客,包括陳文在內,僅有一百來人來到了轉機候機廳。能夠容納飛機,顯然不會只帶這麼點人去沙特。
陳文以前從未乘坐過這種過境轉機飛機,但他有兩世的見識,能夠腦補到,從3點到7點這4個小時,一定還有其他的國航航班從華夏另外幾個大城市飛抵港島,那些航班將把更多前往沙特的乘客匯聚到啟德機場,最後使用一架來個乘客一趟送去利雅得。
陳文走進轉機廳,已經3點3
刻了,環顧一圈,大廳一側是入口和衛生間,另一側是落地玻璃牆,可看到啟德機場的跑道和九龍灣的精緻,其餘兩面牆則是各種店鋪。
從帝都出發前,陳文沒有向凱塔安排在沙特的聯絡人打電話,不是他不想打,而是在華夏主叫國際長途十分不方便。
現在抵達了港島,打電話方便多了。
距離起飛還有3個多小時,飛行時長大約6個小時,也就是將在9個小時之後抵達利雅得。
港島這會是東八區下午4點,減去時差5個小時,利雅得是中午11點。加上9個小時的運轉時間,陳文乘坐的航班將於利雅得當地時間今晚20點落地。
走到一家有公用電話的店鋪,求打電話。
店家是典型的港島人,一口港味的粵語:“謀吼意西啊,偶地本港唔搜癢忙唄哇。”(不好意思啊,我們本港不收人民幣)
港人什麼湊性,陳文太瞭解了,前世他在粵省生活了二十幾年,見過太多港人,他們從90年代見到大陸人時的趾高氣揚充滿優越感,演化為2019年巨大的失落感和憤憤不平。
陳文的粵語是滿級的,跟普通話和洪城話一樣溜,他深知港人的勢利眼是什麼樣,微笑說道:“阿叔啊,我係美國來噶,企尼度轉下機,你講噶乜癢忙唄我一毫子都冇,你睇我錢包啊,全部系美鋼來噶。唔該曬借你地電話捭我使下,我捭美鋼你得唔得先嘞。”
說完這番字正腔圓的粵語,陳文從桶包裡掏出手包,拉開拉鍊,曬給那個港燦勢利眼看。
港燦伸長了脖子,看清楚陳文手包裡只有一種貨幣,綠油油的美刀,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愉快地同意使用他家店鋪的收費電話。
陳文為什麼管這個勢利眼叫港燦?港燦又是什麼意思?
拍了一部電視劇《阿燦正傳》,由廖偉雄飾演一名由大陸初到港的人士,叫阿燦。受這部電視劇的影響,港島人就將大陸人都叫做“阿燦”,意思是“鄉巴佬”、“沒見過世面的人”。
隨著中英談判的敲定,港島迴歸進入倒計時,有許多的港人看衰港島未來形勢,他們選擇了逃離式的移民。比如著名作家倪匡,他寫的《衛斯理》系列裡竭盡所能地醜/化和黑/化/大陸,倪匡在1997年之前移民美國,定居舊金山。
除了少數富人和能耐人在港島迴歸前實現了移民,還有數量龐大的港島底層人士沒有條件和能力辦理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