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課的名字是《法國文學導論》,看這名字,陳文就覺得這是一門給留學生開設的科普課,如果代換成華夏大學給外國留學生開的《華夏文學導論》,差不多應該是介紹四大名著是什麼玩意了。
上課鈴響起時,一名瘦長臉的50多歲法國老頭走進教室,此
人自我介紹,姓朗格萊,文學院教授。
朗格萊教授花了5分鐘時間,檢查、核對並且登記了每一名學生的聽課證。在檢查陳文和另一名女同學的聽課證時,朗格萊教授微笑著讓兩人在放學後留一會,他希望單獨和兩人談談。
隨後,朗格萊教授開始講課。
如陳文預料,果然是法國文學的介紹課。朗格萊教授首先講述了他這門課的大綱,從中世紀開始,隨後是第16、17、18、19世紀,一個五章,最後是20世紀的兩章。
期末考試的成績由四部分組成,聽課考勤、課堂互動表現、試卷考核以及一篇小論文。任何一項不合格,總成績將不及格。
陳文對這種授課和考試方式感到十分新奇,這與他認知裡的華夏各級學校的課程考試完全不一樣。
不過陳文知道自己肯定是不及格的,因為明年1月份他已經在非洲打仗了,必須不能參加試卷考核和小論文寫作及答辯,只能儘量在聖誕節前參與聽課和課堂互動。
朗格萊教授的課講得非常生動,諸多法國著名作家和作品,被他用詼諧的語言來了一堂串燒,逗得學生們哈哈大笑。
陳文喜歡上了這個老頭的課,文學院教授果然厲害。陳文心想,如果不是必須去非洲打仗,能夠踏踏實實在這樣的大學裡讀書上學,其實真的是很舒心的事情。
第一堂45分鐘的小課結束,陳文迎來遊學生涯第一次課間。
“你好,這位同學,我們可以互相認識一下嗎?”一個動聽的女孩聲音,在陳文身邊響起。
陳文扭頭一看,正是方才被朗格萊教授重點叮囑的那個女孩,陳文將和她一起被留堂。
“當然可以,很高興認識你!”陳文心情愉快,這女孩長得挺漂亮,面孔是東亞人。
女孩將她的聽課證遞給陳文,出於禮貌,陳文也遞出了自己的聽課證。
展開一看,居然是個日本女孩!
女孩名叫中村雅子,和陳文一樣,也是一年期的遊學生。
陳文心想,難道他和這個中村雅子是全班30人中唯二的遊學生?
中村雅子笑道:“很高興認識陳君,今後請多關照!”
陳文也禮貌道:“互相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