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自信,但是不得不說還是很有實力的,要不然也不能讓楚氏集團步步變強。
楚氏集團雖然這些年發展勢頭比不上曙光集團,但是每年所增幅的利潤比曙光集團高了何止十倍。
曙光集團在楚氏集團面前就像是一個大的螻蟻而已。
可能會有些誇張,但是這就是兩者的實力差距。
赤裸裸的差距,不容曙光集團反駁,這就是事實。
楚氏集團和曙光集團在宣佈合作之後,馬上就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
曙光集團幫助楚氏集團建立起具有完善設施的醫藥系統。
當然,所消耗的資金都是由楚氏集團所支出,還借出去很多的知名教授和著名學者。
加上楚氏集團自己有的研究人員,短短半個月,楚氏集團就建立起來了一套完備的設施。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楚氏集團的動作,楚氏集團在購置先進裝置這一塊,不僅動用了很多的人脈關係。
更重要的是曙光集團投入資金巨大,一共投入超過了五百億。
想要一次性建造一個頂尖的醫藥研究基地。
對於醫藥集團來說,醫學研究基地是最重要的。
也是醫藥集團的核心,沒有醫學研究基地,就只能任人擺佈,受到制約。
所以說必須要有醫學研究基地,來進行醫學研究以及研製藥物。
另外,所有的教授都匯聚一堂一起來研究徐海斌父親的疾病。
這是他們共同合作的第一個研究,第一個自然是必須要勝利。
所以兩個集團投入了所有的人力物力,還有大量的資金前去。
總而言之,楚氏集團現在和曙光集團都在同一條繩上的螞蚱。
因為他們兩家的合作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要是第一個研究都失敗,那麼這無疑會成為一個笑話。
這是王振所不能也是楚天南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說這次作戰只許勝不許敗,這是他們的口號。
每一個人都神情緊繃,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王振更是將家搬到了曙光醫學研究基地,因為楚氏集團的醫學研究基地還在建造之中。
短時間沒有辦法修建,王振就只有和其他的教授加緊研究徐老爺子的病情。
醫院和醫學研究基地來回跑,因為王振並不是主要負責這個專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