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會議上,武家提出要針對曙光集團進行經濟制裁,得到了齊葉兩家的支援。
雖然忌憚韓家,但是他們卻不會眼睜睜地看見曙光集團成為楚氏集團對抗他們的一把利劍。
曙光集團現在作為華夏醫藥行業的龍頭,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懂的。
這也是為什麼菲林家族和他們迫切的想要將曙光集團拉入自己的陣營。
在必要的時候,再吞掉曙光集團,對於他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現在的曙光集團已經是一家成熟的企業,掌握著華夏整個市場醫藥的一半份額。
每年光是利潤就是一大筆,這還是曙光集團不在乎利潤的情況下。
要是能夠將曙光集團商業化,那麼這其中的利潤,誰不看重這一筆巨大的利潤。
所以當武家的高層提出要對曙光集團採取措施的時候,無一例外的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同。
隨後他們就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作為華夏商界五大家族的其三,這其中蘊含的能量可想而知。
他們一起對曙光集團進行制裁,已經可以預見,曙光集團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實這都是在王振的預料之中,憑藉著兩大利益集團的對抗,他們做出這種反應那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王振卻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在和楚天南簽訂合作協議的時候,已經說明白了。
曙光集團只是楚氏集團的合作伙伴,絕對不會允許自己併入楚氏集團。
曙光集團也不會拿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共享,楚氏集團可以得到曙光集團所創造出來的利潤三成。
但同時,楚氏集團要幫助曙光集團面對不良的競爭以及給曙光集團創造一切可能發展的機會。
楚氏集團可以對曙光集團進行注資,從而可以得到曙光集團將近10%的股份。
這也是曙光集團七個高層一起商量的結果。
對於楚天南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曙光集團的股份。
10%的股份,已經可以讓楚天南成為曙光集團的第八大股東,從而成為曙光集團的高層。
楚天南的想法當然是不滿足這10%的股份,他所要的至少是51%的股份。
成為曙光集團的實際控股人,但是很明顯,現在根本不可能實現。
所有人都知道曙光集團的潛力巨大,並且曙光集團有壟斷醫藥行業的實力。
沒有人肯放過曙光集團這一塊大蛋糕的,楚天南也不例外。
但是他並不是強買強賣的人,這一點還是有別於其他的人。
楚天南這人,一直有一種迷之自信,就是那種認為自己什麼事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