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有了整個編劇團隊之後,“Matrix”劇本的創作也沒有加快進度。
因為杜採歌對這個劇本的要求太高了。
簡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當然這些編劇們也並沒有不滿。
在他們看來,這將是一部能名留影史的電影。
能夠參與到這部電影劇本的創作,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人生的次巔峰了——什麼時候他們能獨立創作出這樣的劇本,才是真正的巔峰。
他們渴望著,能夠幫助杜採歌做出盡善盡美的成品。
等到這部電影驚豔世界的那一天,就是他們獲得高峰體驗之時,也是他們的努力得到報償之時。
每個人根據不同的分工忙碌著。
有人在設計、推敲臺詞。
有人在細化一些場景細節(其實這一部分通常不是由編劇來做的)。
有人在查詢資料,務必要讓電影中減少BUG,減少常識錯誤。
忙碌,並快樂著。
人都是懶惰的——這麼說或許有點絕對了,但可以換種表述:大多數人,都是懶惰的。
但即使是懶惰的人,也會有全力以赴做事的時候。
當然不是在做逼不得已的事時——比如工作,賺錢養家,雖然這是逼不得已必須要做的事,但人們很難在工作的時候充滿幹勁,往往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偷懶就偷懶,能省事就省事。
但是,當從事的工作,預期會有豐厚的回報——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再懶惰的人,都會幹勁十足。
換句話說,如果人們從事某項工作的動力不足,那僅僅是預期的回報不夠罷了。
而像是參與到“Matrix”劇本的創作這種工作,每個編劇都熱火朝天,主動加班加點。
他們都是業界的老油條了,以前很少會這麼全情投入到一個劇本的創作中。
這種勁頭,會讓他們回想起自己製作第一個劇本時,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那種投身於偉大事業的戰慄感和興奮感。
之所以他們這麼投入,一方面是海明威導演承諾的豐厚報酬,以及根據未來票房收入而給予的後繼獎金。
更是因為,他們認同這“Matrix”將會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能夠投身於這樣一部電影劇本的創作過程,簡直是在幫助他們完成夢想。
而在將任務分派下去後,杜採歌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去挑選合適的演員。
他並沒有侷限於在大華國演員中挑選,他的新版“駭客帝國”會是一支“多國部隊”。
原版的“駭客帝國”第一部,劇情是非常經典的好萊塢模式,並不複雜。
只是那些設定,那些細節,那些打鬥場景吸引人。
真正故事的鋪開,由一部“出色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商業電影”昇華為“神作”,更多的是第二部、第三部的功勞。
第一部的劇情裡,尼奧是一家電腦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這個時候他還完全盲目地生活在Matrix控制的思想世界裡,對此沒有意識。但是尼奧總感覺這個世界哪裡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