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知道了,這個情況我會告訴我那位警官朋友的。陳泉老師,謝謝。那麼,下次我過去的時候再詳聊吧。”掛掉電話後,杜採歌看了看時間,用力拍手,“大家,準備開工!”
“沒什麼事吧?”劉梓菲有些擔心。剛剛杜採歌接電話時的表情變幻,她都看在眼裡。
杜採歌給了她一個寬慰的笑容:“不是什麼大事。”
頓了頓,又說:“眼前,這才是大事。說真的,拍《那些年》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拍出來的微電影能拿到超過2000萬的網路票房?”
劉梓菲笑得十分得意:“那肯定是沒想過的。”
是的,杜版《那些年》登陸各大影片平臺已經一個月了。
其網路票房,一開始並不被人看好,但是很快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接著變得讓人驚歎,不僅僅是各大娛樂媒體,就連主流媒體也爭相報道。
當《那些年》的票房超過1400萬、超過了去年銷售成績最好的微電影后,大家開始期待《那些年》再創新高。
而《那些年》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現在增長的速度雖然放慢了,但這個數字仍然一直在堅定地上漲,每天都會被重新整理。
2084萬元,這是迄今為止,《那些年》交出的答卷。
這個數字,仍然每天都在被改寫。
無數人盯著這個數字。
因為,這代表了大華國網路電影的新票房記錄。
記錄的存在,就是被打破的。
而人們也一直都有心理準備,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隨著網路頻寬的提速,隨著網路電影的製作越來越精良……
網路電影的票房是一定會節節攀升的。
但大家沒料到的是,《那些年》一舉將票房紀錄提高了500萬元(過去的票房紀錄是1550萬元)。
這是《那些年》上線之初,無人能預料到的情況。
雖然《那些年》的製作經費,能排進網路電影的影史前5。
300萬元的成本是大部分網路電影難以望其項背的。
而且還有姜佑曦這樣一個準一線的大牌明星加盟。
但《那些年》的不利條件也有很多。
其中最關鍵的是,海明威只是一個新人導演。
然而《那些年》就這麼不科學地,一直衝到了網路電影總票房冠軍的位置,還在一口氣將這個記錄推向更高處。
不僅僅票房打破了記錄,《那些年》的口碑也一直非常好。在各大影片網站上的評分,都在8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