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而且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我們王家修的是天道,祖訓有言:義之所向,在所不辭。想必二位無論是當年修行之初,還是後來歷煉江湖,都秉承著同樣的原則吧。人生百年,怎可虛度,我輩衛道,此時我想可能快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此時的三人,看似最文弱的老王,一席話說來可謂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寅大將和熊山君突然覺得有些汗顏,是啊,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即便人類那位通曉天機的諸葛孔明臥龍先生,也在對孔夫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致以敬意。他們自己也絕不認為自己是那種知難就退、見硬就躲的,何況就算那樣,以後也不會原諒自己。而且,一旦因此產生心魔,活得再長久,也永不會得窺天道至境。
“別忘了,還有我們兄弟。”寅大將緩緩地說,語氣堅定而不容置疑。熊山君也使勁地點了點頭。
朔風正緊,雪粒如刀,雪嶺之巔一片蒼茫。
兩道身影隱約在暮色之中。其中一道偉岸高大的人影負手而立,一身黑衫在凜冽的夜風中紋絲不動,此時他正緩緩說著什麼。身後一個稍小的黑影恭謹而立,雙手自然垂下,貼著大腿外側,似乎有些緊張,兩個拳頭時而握得緊緊的,整個身子彷彿都在輕顫著,也不知是害怕還是天冷。
“你從今日起,便是我族守衛之人!”虎族大長老緩緩轉過身,冷冷道。
“是,大長老。”那時還是孩童的寅大將語帶顫聲,因興奮和緊張,額上有絲絲冷汗溢位。
“當我族危急之時,你該當如何?”大長老的聲音絲毫不起波瀾。
“懲奸除惡,行俠天下,護衛我族,保土安民!”少年聽得此言,反而不再緊張,還稍顯單薄的身子一挺,語氣堅定道。
“那麼當我族興旺之時,你又該當如何?”大長老的聲音比夜風更冷。
“我……”寅大將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有此一問,這樣的問題該如何回答,一時間怔在當場。
“那我問你,世間只有我們一族獨大可行?”大長老似乎並不意外,也並未表現出什麼不快。
“我覺得不能行,可我不知道為什麼。”寅大將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麼,你知道草原上,誰最強大嗎?”這似乎是一句題外話,但大長老發問,卻是不敢不答。
“叢林中我族為王,草原上也並不弱,但是整體上來講,狼族可能最強。單體能力,能生抗我等東北虎的存在並不多;但是整體協同作戰,有招有法的,估計還是狼群更強一些。希望永遠沒有我族與狼族的生死之爭,因為我們必敗。”雖是內定了未來虎王的位置,但年輕的寅大將並未因此盲目樂觀,並不經意間便展示出其他同齡同族所不具備的優勢——眼界和胸襟。
而寅大將的回答並沒有讓大長老覺得意外。應該說,花費了十數年的時間,前前後後研究了許多物件,最終才確定培養這個最年輕的寅大將。同樣血統純正的族中青年俊彥也並不在少數,與寅大將不相上下的也至少有五個。促使大長老最縱選擇了寅大將作為虎族未來統帥的因素,更可能源於這種與生俱來的領袖素質,說起來,有些東西,是一些人幾輩子也練不出來的。
“天地所生萬物,皆有其理。孤陽不長,孤陰不生,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皆為天道。這些道理,人類早就參悟出來了。你看那些草原上的萬民,他們遵循天道。最常見的例子,在草原上黃羊眾多的時候,他們會獵殺黃羊,甚至會創造機會,讓狼群去剿殺;在黃羊數量不足的時候,他們就會控制狼群的規模。因為哪一方壯大了,人類都會陷入困境。狼群規模過小,黃羊數量會大增,也就會破壞草原,進而會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狼群強大,黃羊固然變少了,但是,狼吃不飽的時候是要吃人類的牛羊的。這個尺度,人類幾千年前就把握得非常好了。所以,這個世上,人類才是最強大的。”說到這裡,大長老沉思了一會兒。
“如果可能,希望你能多結交其他各族的有識之士,尤其是有本事有見識的人類,共同來保護這一片白山黑水,我們無數歲月生存的地方。這片世界太大了,誰也無法獨佔,誰也無法獨自生存。”
這是過了多少年呢?幾百年還是上千年呢?寅大將只覺得一切彷彿剛剛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