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特使立刻大喜,他連忙奴顏婢膝地跪在泰安王夏侯泰的面前,狠狠地扣了九個響頭。然後,便興奮地回去向黃循覆命了。
黃循在聽到了特使的回覆之後,也是興高采烈。他立刻親自帶領著全軍,向泰安王夏侯泰投降了。
之後,黃循就帶領著麾下大軍,便去征討華璞。而泰安王夏侯泰在看到投降了自己的黃循,竟然如此積極。泰安王夏侯泰對著自己身旁的楊俊臣說道:“楊俊臣,你說的很對,降將可用啊!不過,記住了,當這個逆賊黃循帶領著他自己的部下掃平華璞之後,就把黃循為首的逆賊殘黨全部斬殺。”
如果,此時的黃循知道,自己在泰安王夏侯泰的眼中,竟然依舊是逆賊,而且泰安王夏侯泰還下令,在自己跟華璞血拼之後,依舊會殺掉自己以及自己麾下的軍隊。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
五月二十八,黃循帶領著麾下十萬大軍,突然襲擊了華璞大軍控制範圍內的通遠縣北部的大門崧山關。崧山關守將名為薛二虎,他原本是一位通遠縣的鐵匠,沒有多少帶兵經驗。結果,雖然他率領著麾下三千人,在崧山關跟黃循大軍展開慘烈的激戰。只可惜,薛二虎沒有絲毫的指揮才能,結果他力戰不勝,兵敗被俘。
黃循自然不會留下俘虜,他下令將俘虜的薛二虎等數百名俘虜全部坑殺。
黃循在留下三千人駐防崧山關,他繼續率領著大軍,攻擊北大門大開的通遠縣。由於通遠縣城牆失修,城內雖然駐紮著兩萬名華璞的部下,但是這兩萬華璞部下的指揮者卻是華璞的三弟華衍,華衍是個十足的紙上談兵、志大才疏之人,他根本就不懂得打仗。
在黃循率領著的大軍圍困通遠縣之時,華衍亂了方寸。不過,雖然他毫無指揮才能,但是卻也算英勇。他堅守破舊的通遠縣城牆,跟黃循率領的大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攻守雙方激戰了整整三天三夜。
黃循為了防止華璞派兵增援,命令一部分軍隊,在通遠縣縣城南部的蒼松山附近展開防禦。
而華璞在得知了自己的弟弟華衍被黃循所率領的大軍圍困在通遠縣縣城內部,他自然是立刻派出兵馬,馳援通遠縣。然而,他派出的援兵,卻在通往通遠縣的蒼松山附近遭遇了阻擊。由於蒼松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華璞派出的援兵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攻克蒼松山。
而堅守通遠縣縣城的華衍,在黃循大軍的猛攻之下,通遠縣縣城破城,而華衍也兵敗被殺。黃循大軍在通遠縣縣城內,大肆搶掠了一天一夜,最終黃循還下令一把火燒了通遠縣縣城。
得知了自己弟弟死訊的華璞,與他的二弟華傑、四弟華英悲痛欲絕。突然,他想起了救過自己的恩人方韜。不過,方韜是遊學天下計程車子,如今他也不知道方韜在哪裡?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方韜卻突然主動聯絡了他。
華璞在見到自己的恩人方韜之後,他們三兄弟直接跪下了方韜的面前,異口同聲地說道:“方先生,我們的兄弟華衍戰死了,我們要報仇,但是沒有辦法。請先生為我們想個主意。只要能夠報仇,我們三兄弟必定為先生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方韜連忙扶起他們,說道:“華璞、華傑與華英,你們都是我方韜的好兄弟。你們如此求我,讓我情何以堪啊?放心,我已經有辦法消滅掉這群殘暴不仁的敵人。”
緊接著,方韜拿出一副地圖,對三兄弟說道,“你們看,這是大通山,是通義縣與通仁縣的北大門。敵軍必定要攻打大通山。不過,這個黃循,可是個為了榮華富貴,殺了自己哥哥的無情無義之人。他雖然有些謀略,但是卻是才疏學淺。這一次,泰安王夏侯泰派他來攻打你們三兄弟所佔據的三座縣城,不過是想讓你們兩敗俱傷而已。所以,我們不能夠硬拼。你們看,黃循所率領的大軍,要透過大通山,必定要走牛須溝。咱們引誘敵人到達牛須溝,等黃勳所率領的軍隊全部進入牛須溝,咱們關門打狗,必定能夠取得勝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