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明天就要被押送到長安城了。
這個訊息,前天的報紙就已經報道過了。
而李世民也已經下旨,讓刑部尚書劉德威繼續負責徹查李祐叛亂的大案。
這種案子,要說最終死的只有陰弘智和燕弘信幾個人,肯定是不夠的。
作為曾經的吏部侍郎、御史中丞,曾經長安城裡的紅人,跟陰弘智關係不錯的人家,大有人在。
雖然陰家跟李家是世仇,但是連李家自己都放過了陰弘智,其他人自然就不會避諱了。
“陛下真的讓劉尚書徹查陰弘智叛亂之事嗎?”
紇幹承基面色緊張的看著自己的得力助手。
作為一名跟陰弘智有書信來往的官員,紇幹承基自從李祐起兵之後,就忐忑不安。
說實在的,他沒有想過陰弘智居然會慫恿李祐造反。
要是知道的話,他肯定不會傻傻的跟陰弘智走的那麼近了。
記住網址http://
作為一名突厥人,紇幹承基在長安城一直都沒有什麼安全感,想要抱住幾個勳貴的大腿。
但是,願意接受外族的勳貴,可不是那麼多。
除非你的利用價值很高。
李泰倒是願意拉攏紇幹承基,但是他還沒有那麼大膽,在皇位爭奪之中火中取栗。
這個時候,陰弘智的拉攏,就讓他心動了。
反正只是共享一些東宮的日常事情,李祐又不可能有爭奪儲君的實力,紇幹承基覺得沒有什麼妨礙。
誰想到,現在居然會這麼被動。
“是的,刑部侍郎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只等明年英國公和劉尚書將齊王殿下等人壓回長安城,刑部和大理寺就會一起開始審理此案。而刑部劉尚書專門在齊州做過調查,到時候這個案子,肯定是以他為準。”
“這個案子有什麼好審理的?這幫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直接拉到明德門外梟首示眾就可以了。”
紇幹承基惱火的抱怨了一句。
他雖然已經在大唐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是骨子裡還是有些突厥人的做事風格。
審案子這種事情,在突厥基本上是不需要的。
只要覺得你有問題,拉出去砍了就行了。
實在不行,那就想個藉口,然後再拉出去砍了。
“我也覺得應該這樣,那杜行敏不是厲害嗎?一個兵曹就平定了齊州叛亂,幹嘛不直接把陰弘智等人的頭直接砍下來換功勞?”
“這段時間你多打聽一下這件案子的事情,有情況及時跟我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