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大,雨點小。
齊州的叛亂,用這句話來形容,是最適合不過了。
當李績一個堂堂的兵部尚書,卻是做著看押犯人的衙役的活的時候,就意味著齊州真的已經平定了。
“這麼說來,克明算是你的堂叔?”
說是李績親自負責押送李祐等人回長安,但是實際上他什麼活都不用做,只是騎著馬跟杜行敏在那裡聊天。
作為齊州平叛最大的功臣,杜行敏自然要跟著李績一起去長安城接受封賞。
這年頭,平叛、救駕都是大功勞。
畢竟,一個是關係著帝王江山社稷,一個是關係著帝王的生命安全,哪個都比一般的活要重要啊。
“英國公,我父親跟杜公是已經出了三服的堂兄弟,雖然從備份上來說,他確實是我的叔父,不過他估計是不認識過的。”
雖然杜如晦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但是李績也好,房玄齡也好,亦或是李世民,都還是挺想念他的。
提到誰誰誰跟杜家有什麼關係的時候,往往都還是會以杜如晦為中心,而不是現在的家主杜構。
“那你們也還算是五服之內的親戚。這一次回到長安城,你可以去杜家拜訪一番,對你未來的任職說不定會有好處。”
李績見到杜行敏,一番交談之後,對他還是非常欣賞的。
當然,作為杜家子弟,他倒也沒有直接把他招入麾下的想法,除非杜家不願意幫他,那麼自己才好出手。
以他對杜構的瞭解,他應該沒有那麼膚淺。
杜行敏立下如此大功,該有的賞賜絕對不會小;只要杜家稍微在旁邊推動一下,這個賞賜就很可能落到實處。
必然,朝廷封賞你一個爵位,品級立馬就上來了。
但是,有了品級,如果沒有對應的實權職位的話,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這就跟後世官員享受正廳級待遇跟正廳級幹部,完全就是兩回事啊。
再說了,哪怕是同樣是正廳級幹部,不同位置的正廳級,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一個發達的非省會地級市一把手,是正廳級幹部;一個偏遠省份的工會主席,也是正廳級。
“多謝英國公提點,下官回到長安城之後,會盡快前往主家拜訪!”
杜行敏也不是那種假清高的人,該怎麼為自己謀劃好處,他一點也不會不好意思。
只有坐的位置夠高,才能更好的為大唐百姓做事啊。
“我跟懋功的觀點倒是有點不一樣!”
一旁的劉德威,對於杜行敏這個幫自己擦乾淨屁股的兵曹也很有好感,顯然也願意拉他一把。
“哦?德威你有什麼高見?”
李績略微詫異的看了一眼劉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