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遼東,萬民之幸!”
時隔幾個月之後,再次見到李世民,李寬自然要送上一頓溢美之詞。
反正說好話又不要錢!
“寬兒你回來的正是時候,這是朕讓人整理的遼東輿圖,你過來看看,準備怎麼開發遼東?”
李世民當做沒有聽見李寬的廢話,直接切入主題。
而在殿中,岑文字、牛進達等人早就在那裡了,就連房玄齡、長孫無忌、唐儉等人也從長安城趕了過來。
新增一個道,涉及的問題可不小。
朝中上下,自然很關注。
“陛下,如今的遼東,估摸著有超過兩百萬高句麗人,但是唐人的數量則是不超過十萬人。要開發遼東,首選需要解決的就是唐人的安全問題。”
馬斯洛需求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需要,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
食物、水分、空氣、睡眠之類的東西,在遼東不是問題。
至於歸屬與愛,尊重之類的,這都是解決了安全的需求之後的問題。
所以李寬首先提出的就是解決安全問題。
這個安全,並不是說遼東還有多大的戰事要發生,還需要多少兵力去鎮壓;而是普通人家來到遼東,或者生活在遼東,必須要有安全感。
否則,遼東永遠不能成為大唐的遼東。
“安全問題?你是說這兩百萬的高句麗人的存在,威脅到了我們大唐百姓的安全?”
李世民看到李寬提到了唐人和高句麗人的數量對比,以為李寬說的安全問題是數量差異造成的。
“是也不是!”
李寬這話剛出口,李世民就不爽的瞪了他一眼,嚇得他趕緊接著說下去。
“兩百萬高句麗人,本身並不是問題,甚至微臣還覺得人數少了,要是能多個幾百萬,就更好了。但是,怎麼管理這兩百萬高句麗人,怎麼把他們納入到我大唐的統治之中來,是解決安全問題最關鍵的因素。”
李寬看李世民並沒有打斷自己說話的意思,便接著繼續說明。
“朝廷後續肯定會鼓勵關中和河東道、河北道的百姓往遼東移民,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時間內,遼東的高句麗人的數量,肯定是大大的多餘唐人的。在這種背景下,微臣有幾個方法來解決安全問題。”
李寬看了看大家的反應,繼續解釋著。
“首先就是本次出征的將士當中,可以留下一半,直接在遼東各地成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負責農業、商業、交通等事情,承擔著屯田戍邊的職責;在生產建設兵團裡面,可以大規模的採用觀獅山書院機械作坊生產的農業器械來種植水稻,可以大量的修建水泥道路,可以壟斷遼東的食鹽貿易,輔助遼東道的建設。”
李世民等人還以為李寬還丟擲什麼石破天驚的主意出來,結果卻是屯田。
隋唐那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名字有點新鮮,但是在他們看來,乾的其實就是屯田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