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洛鐵路的正式通車,意味著大唐邁向工業化的進展有了新的一個巨大的。
鐵路的修建,拉動了鋼鐵、水泥、鐵器、砂石等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大唐數十萬人提供了工作崗位。
更讓無數商家可以以更低的運輸成本將貨物在兩地進行運輸,讓百姓們能夠享受到更加優惠的產品價格。”
檯面上,李寬繼續在那裡不斷地說著話。
反正都已經開了頭,那就好好的說道說道吧。
“大唐皇家錢莊已經實現了貨幣的通兌天下,如果貨物也能天下間自然的流通,那麼不管是對於朝廷,對於商人還是對於普通百姓,都是有巨大的好處的。
所以藉著這個時機,我覺得有必要儘快的檢討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施工時間,儘快的檢討洛陽到登州的鐵路的修建時間,儘快的檢討洛陽到朔州的鐵路的修建時間。
一旦這幾條大的鐵路修建完成,配合各個節點上的支線,大唐的交通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格局之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伴隨著李寬的講話,倒也不是每個人都堅持反對鐵路的修建。
至少楊本滿這樣商業眼光比較敏銳的官員,就已經見識到了鐵路的好處。
“賀兄,我覺得御史臺一直彈劾南山建工的鐵路修建計劃,我覺得似乎不大合適。‘
雖然鐵路的修建過程中,楚王府鍊鐵作坊作為獨家的鐵軌供貨商,獲取了大量的利益,但是楚王殿下推動鐵路的修建,其實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的鍊鐵作坊掙錢。’”
楊本滿跟自己旁邊的賀勤勞認真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作為御史臺的二把手,賀勤勞在朝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說的不好聽點,人家可能不能幫你辦成什麼事情,但是人家絕對有實力讓你辦不成什麼事情。
這樣的人,雖然很不討其他官員的喜歡,但是大家卻是不想輕易的得罪他們。
所以賀勤勞在長安城的官場之中,還是顯得很清貴的,甚至被認為是繼魏徵之後,大唐骨頭最硬的臣子了。
“你說的我自然是懂的,楚王殿下富甲天下,不見得就會在乎一個鍊鐵作坊的收益。
但是站在整個大唐的角度來考慮,鐵路的修建耗費巨大,說是勞民傷財,其實也沒有錯的。
朝廷有這個錢財把它投入到興修水利之中,把它投入到修建學堂和醫館之中,把它投入到降低百姓賦稅之中。
這樣的對應方法,取得的效果不見得就比修建鐵路要低吧?
並且對於大唐的長遠發展來說,應該也是更有好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