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還對他講:“小十二,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張先生最後跟他講:“小十二,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那一夜後,就再沒有遇見張先生了。
張先生留下了一封書信,推薦了自己的一個好友,就是劉先生來接替他。
張先生,名子厚。
一想到先生,李去病不禁就加快了腳步,朝著學塾走去。
剛走到門前,就被一個聲音叫住:“李去病,你給我站住。”
李去病抬頭一看,發現有個穿著灰色棉袍的男孩坐上私塾的門檻上,兩腿來回搖擺,見到李去病停下腳步,便接著說道:“你昨天說要帶我去玉清河邊放紙鳶,你怎麼後來沒有去,害得我在河邊等了你一個多時辰。”
李去病別了彆嘴,說道:“義山,我沒有說要去啊,你說你想要去河邊放紙鳶,想讓我一起去,還說不見不散。我說劉先生找我有事,不能跟你一起去。結果你撒腿就跑,也不管有沒有聽到我說話。”
李義山說道:“那我不管,李去病,我既然已經邀請你了,你沒去就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向我道歉,或者你給我用松木削一支木劍。你手穩,削出來的木劍肯定比項懷英削得還好。”
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去病呵呵一笑,跟李義山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但是有些道理還是要講一講。
李去病笑著說道:“義山,你沒有聽見我說話便自作主張,這是你不對。但是,你想要一把松木劍,沒有關係,我是可以送你的。”
李義山對著李去病吐了吐舌頭,然後笑著說道:“這是你自己願意送給我的,還有你答應我的事情,可不能反悔哈。我李義山可是要成為一代大俠的。去病哥哥,你上次教我背的那首詩歌很好。”
說罷,李義山揮舞著王八拳,開始背了起來:“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去病哥哥,這裡面我最喜歡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四句,這才是俠客所為。”
“去病哥哥,我李義山現在就許諾你一句話,以後你遇到什麼困難,就捎信給我,我李義山一定千里赴難,一劍問之。”
看著李義山開心的笑容,李去病不禁莞爾。
和風拂煦,吹暖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