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道觀止> 少年郎 第四章 我觀青山多嫵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少年郎 第四章 我觀青山多嫵媚 (1 / 3)

吃完早飯,李去病出了門,撐著一把油紙傘,緩步走向鄉塾。

雨滴傘面,聲聲入耳來;煙雨朦朧,步步在畫中。

李去病正陶醉在此情此景中,抬眼一看,三道場一顆李子樹下站著一個青衣人,撐著一把蒲葉傘,正站著凝視自己。

突然,青衣人朝著李去病微微一笑,問道:“這位小哥,在下有位好友旅居歷山,在下想前去拜會,不知因何卻迷了路,請問小哥,這歷山怎麼走?”

李去病看著青衣人,也是微微一笑,答道:“這位先生,您抬眼望北望,看見的那座大山就是歷山了,出小鎮往北三里就到了。”

青衣人又朝著李去病笑了笑,說了句多謝小哥,就朝小鎮外走去。大約走出數十丈,青衣人回頭又望了望李去病,自己喃喃道:“丹田氣息駁雜,彷佛有一股浩然氣,又彷彿有一股天罡氣,好像還有其他氣息,不過難以看出來。這麼十二歲的年紀,已經快摸到第三境的門檻了,了不起,了不起。”

不過青衣人隨即又想到什麼,搖了搖頭,一聲嘆息,飄然而逝。

提到歷山,李去病想起自己九歲那年春夏之交,跟張先生爬了回曆山。那時自己還小,往山頂上爬,要爬了一個多時辰,爬到半山腰自己就已經筋疲力盡,腿腳發軟了。

當時李去病問了先生一個問題:“先生,為什麼要爬山啊?”

張先生說了句:“十二,你爬與不爬,山都在那裡。”

然後,張先生牽過李去病的手,說道“自古以來登頂者,從無後悔,受益終身。登歷山而小齊州,登東山而小魯國,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就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以每個人都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志向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膽識。”

站在山頂,視野開闊,目中滿是楊柳依依、群鶯亂飛;清風拂面,鼻中皆是桃李芬芳、山花盈香。舉目北望,能看到氣勢恢宏的齊州城,更是能看到滔滔不絕的黃河,數百里風光盡收眼底啊。

張先生當時問道:“十二,歷山漂亮嗎?”

李去病回答道:“漂亮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張先生說道:“歷山是我齊州名聲之地。不過,大嵩王朝還有很多比這裡更加漂亮的名山大川。你現在還小,沒有去過,等以後你長大了可以去看看。東海的泰山,西蜀的峨嵋,南國的黟山,北境的燕山,中原的嵩山,都是人間極致美景啊,可惜如今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大好的天下,空餘南北分裂……”

李去病說道:“先生,你不需煩惱,等我長成七尺男兒,身帶吳鉤,策馬北地,收取燕雲五十州。”

張先生看了看李去病,用手輕輕地的揉了揉李去病的頭,說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

李去病還記得,當時先生帶著他沒有從南面下山,而是選擇了從北面下山,先生也沒有解釋。

下山途中,月明星稀,清風作伴,先生不禁感嘆道:“如意如意,隨吾心意;如意如意,隨爾心意。”

下到半山腰,路過一個寺院,正好看到一個老和尚和一個他差不大的小和尚,盤腿對坐在寺院前的平地上。

老和尚對小和尚說:“我有三寶,一件是一朵蒲公英花,一件是一篇般若心經手稿,一件是一隻夏蟬,你如何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