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聲起,六十名身著白色長裙的舞姬如仙子凌波而來,伴隨著悅耳的磬鐘和簫悠揚的笙簫,在大殿中緩緩起舞,身姿妙曼,舞態婀娜,數十歌姬輕吐朱唇,優美的曲調在大殿上回蕩。
美人如玉,醇酒甘甜。
樂聲似跳珠撼玉,曲調如天籟之音,大殿中數百賓客如醉如痴,搖頭輕晃,整個大殿都沉浸在虛無縹緲的仙境中。
一曲罷,又是一曲,連續四曲過去,樂聲陡然變得激昂起來。
公孫大娘於眾多舞女中,突然提劍而出,明晃晃的寶劍懾人心魄,但有心人卻能看出,那只是一柄有反光效果的裝飾劍,並不是金屬打造。
這次公孫大娘的表演可說盡善盡美,發揮非常出色……她可以輕巧地跳上其他舞女的頭頂,又在高臺和地面間來回飛躍,同時手上的寶劍不斷挑出一個個劍花。
空中傳來“唰唰唰”的破空聲,即便長劍是假的,仍舊營造出不亞於真劍的氣勢,冷冽的寒光反射周圍燭火,令現場氣氛變得無比緊張。
楊雲卻很輕鬆,放開身心,欣賞眼前代表大唐最高藝術成就的舞蹈表演。
他不自覺拿眼下的表演跟中午見過的劍舞進行比較,覺得眼前的表演特點更為突出,公孫大娘舉手投足間,嚴絲合縫,彷彿劍幕展開,水都潑不進去,但他又隱約又覺得這劍法並不完善,明明很多招數可以大開大合,一擊斃敵,卻彆扭地作收勢,若臨敵的話很可能會被敵所趁,而招式中的格擋原本作為防守所用,但出招後身前卻露出數個空門。
楊雲心想:“難道說公孫大娘的劍舞只是花架子,之前我多心了?”
一場盛大的宮廷組舞表演下來,在場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尤其是到最後的高潮部分,即便是以劍術見長的武將,也對眼前公孫大娘表現出的高超的劍法充滿欽佩。
公孫大娘當世第一舞者的稱號果真是名不虛傳。
等公孫大娘表演完畢,今日宮廷舞蹈表演便宣告結束,在場人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連李隆基也神色欣然,起身向在場賓客敬酒。
皇帝敬酒,又迎來一圈恭維之詞。
那些王公大臣出來說了一堆拍馬屁的話,頻頻提及李隆基跟九天玄女聯姻乃大唐盛世的具體表現,讓李隆基得意洋洋,有一種飄飄欲仙的快感。
“父皇,孩兒感念您對道家的推崇,特地找名師學了幾招道術,想為您和在場賓客展現一番。”
咸宜公主沉寂很久,終於忍不住站起來,自告奮勇地說道。
李隆基滿臉笑容,顯然他早就知道女兒要出來獻藝,笑問:“在場這麼多道術方家,還是不要班門弄斧了吧?”
咸宜公主一臉自信:“良機難得,正是有這麼多名道匯聚,咸宜才想跟在場方家請教一番。”
“嗯。”
李隆基點點頭,同意了女兒所請。
李林甫高聲道:“咸宜公主要用一些小道法,向諸位道家名師請教,公主殿下,您請到前面來。”
咸宜公主未停留在席位上,往外走時,特地看了楊雲一眼,暗示他幫忙。
其實咸宜公主根本就不會任何法術,在這麼多人面前,若誇下海口而無表現,定會很丟臉,她的目光其實也是在警告楊雲,答應了我的事情就必須全力配合,否則我不好過,你也別想舒服。
眾人矚目中,咸宜公主走到李林甫身旁,也是客首位置,突然抬起手,指著末席方向的本波泰寶,嬌聲道:“吐蕃國師,今日我就要用自己所學一點道法,跟你比試,你可敢應戰?”
“啊?!”
一言差點驚掉在場人下巴。
都以為咸宜公主不過是出來用個小障眼法,博大家一樂,然後大傢伙不管看懂沒看懂,都會附和說很神奇,然後在心領神會中把事情揭過。
小公主的虛榮心滿足了,大家面子上也過得去,其樂融融。
誰知小公主太不安份,並不是表演什麼障眼法,上來就挑戰本波泰寶……這不是自找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