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的頭腦非常清楚,他一聽楊雲的建議便感覺十分危險,若是李隆基時常跑出宮,見到宮外的人和事,那他對於李隆基的控制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嚴格。
他現在在朝中隻手遮天,不就是因為李隆基跟外界的溝通幾近斷絕,就算是每次召見楊雲,他都在旁盯著,沒有讓事情失去控制。
李隆基卻非常高興,笑著說道:“國師的提議非常好,朕有心多參與民間道家事務。若是能跟貴妃一起前往的話,更是一舉兩得。”
高力士再次勸阻,道:“陛下請三思而後行,要修道,便應該秉承道家清靜無為的理念才是,靜修方為王道。”
楊雲則搖頭:“靜修只是為明白道法中的哲理,而做任何事都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修道也是如此,正如家師到如今都在天下行走,幫助世人,從未曾停下腳步,這世上成仙之人誰不是在紅塵歷練中參悟世情,找到成仙的良法,併為白日飛昇創造條件?”
……
……
李隆基興致很高,終於跟楊玉環找到共同的人生目標,那就是一起飛昇當神仙眷侶,這可比在人間當普通夫妻好得多。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名將美人如是,帝王又何嘗不是?
成仙得道,既可長生不老,又可永享富貴榮華,不比一抔塵土就此湮沒於歷史來得實在?
因此,楊雲的提議正合他心意。
“國師之言甚和朕意,確實有必要安排一些法會,朕跟貴妃一同前去,引導百姓向善,凝聚民心,以功德香火成就仙道……此事必須儘快落實。”李隆基臉上難掩興奮之色,當即就做出安排。
可要將此事落實的話,必然涉及人員調動,不是李隆基一句話就能搞定,需要有人主持。
李隆基興致勃勃地望著楊雲道:“不如此事交給國師來辦理如何?”
楊雲當即回絕:“陛下,臣不適合籌辦此事,畢竟人員和錢財物資調撥關係重大,若只是需要道家配合,臣自會盡心協調,卻不可出面主持……陛下應該找朝中有能力之人籌備。”
楊雲很機智,沒直接提李林甫的名字,而是婉轉表明讓李隆基找合適的人,如此一來李隆基就會想,他身邊會這種事的人不多,恰恰之前那次盛大的法會就是李林甫操持的。
高力士急忙提醒:“陛下,壽王殿下對此等事很擅長,不如由他……”
顯然高力士也意識到了,李隆基或許會把此差事交給李林甫,這不符合他的利益,直接提議讓李瑁負責。
“十八郎終歸還是太過年輕,這件事不該由他這樣初出茅廬的皇子來負責,還是交給朝中有能力的大臣……朕記得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的李林甫對此事非常在行,就交給他籌備吧。”
李隆基沒給高力士拒絕的機會,直接把事情定下來。
高力士心中別提有多彆扭了,瞪著楊雲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殺氣,但最後還是妥協了,依言行禮道:“老奴遵旨。”
李隆基終於找到能跟楊玉環多接觸的方法,非常興奮,沒硬性要求非要當天去見楊玉環,便讓高力士送楊雲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