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向來有篡位的傳統,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一直到李隆基登基,其間沒幾個皇帝是善終的,要說李隆基沒有警惕,誰也不會相信。另外李瑛平日表現得太過糟糕,說他會謀反,李隆基並不覺得多驚訝。
楊雲笑道:“這就要看如何實施了……不如公主回去轉告惠妃,看看惠妃有何好見地?眼下陛下不常見外臣,又喜歡閉關修道,或有可利用之處……”
楊雲差點揭破天機。
李隆基現在處於不問朝事的狀態,外臣很難見到皇帝,若說李隆基被人劫持,有人要謀朝篡位,以李瑛莽撞的性格,非帶兵進宮不可。
因為李瑛最怕的就是別人搶奪他的儲君之位,關鍵時刻調撥一支軍隊到他麾下,再稍加引導便可如願。
哪怕咸宜公主和李瑁沒有這方面的覺悟,只要把這個建議告訴武惠妃,武惠妃必定明白其中奧妙,並迅速付諸實施。
楊玉環入宮後,年老色衰的武惠妃愈發沒有安全感,這種情形下武惠妃必定想讓兒子早些登上太子之位。
至於眼下的“合作”,只要楊雲提出來,武惠妃斷不會拒絕,畢竟現在武惠妃跟楊雲間的矛盾沒有公開化,李瑁、咸宜公主和楊雲經常走在一起就是明證。
“看來我有必要即刻入宮見母妃一次。”咸宜公主做事比李瑁不知果決多少倍,她有意立即入宮找武惠妃談論此事。
“咸宜,你這麼做有霍亂朝綱之嫌,一旦事敗影響巨大,我看還是罷手吧。”李瑁明明也想廢掉太子,可他怕事情辦不成連累到自己,便出言規勸咸宜公主放棄計劃。
咸宜公主才不聽這怯弱兄長的意見。
此時她心裡一陣無奈,哪怕她來當太子都比李瑁合適,何況大唐不是沒有女皇帝的經歷,這在別的朝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十八哥,你別胡思亂想了,總歸不用你出面,自有母妃統籌全域性,稍後我入宮去見母妃,不會牽連到你。你就陪楊道長喝喝酒吃吃茶,楊道長可是大能人,十八哥千萬別辜負這麼好的幫手!”
咸宜公主言不由衷,畢竟現在楊雲是外戚,其姐楊玉環名義上是六宮之首,跟武惠妃派系早晚勢成水火。
……
……
咸宜公主離開茶樓,直奔洛陽皇宮而去。
入宮後她直接去找武惠妃,以她皇帝跟前最得寵的公主身份,進出內帷非常方便,只要不去打擾李隆基,內宮禁苑她幾乎可以橫著走。
“……咸宜,你是說,那小道士居然站在我們這邊,想一起除掉太子?”
武惠妃驚訝得合不攏嘴。
這不符合之前對楊雲的認知,她詳細調查過楊雲姐弟的情況,咸宜公主彙報給她的楊雲的性格也非如此。
咸宜公主道:“母妃可知他今日上奏父皇,告知北疆有奸邪,會影響大唐江山社稷穩定,還說這是他揣摩天機所得……這件事朝中知道的人不多,是我從內侍那兒打聽到的……”
眼下咸宜公主也有小心思了,她做事比李瑁更加全面,計劃非常周詳,既然李瑁不能成為武惠妃的左膀右臂,而她又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跟楊洄成婚,獨立自主的天性慢慢突顯。
別人不能做的,她一個女兒家能做,誰讓她是大唐公主呢?
“這小子,看來是要慢慢展露崢嶸了……哼,之前看他不動聲色,以為想當個富貴閒人,誰想原來是個狠角色。”
武惠妃咬牙切齒,對於情敵的親弟弟,她從來都不會抱有親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