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五六又是大吃一驚,趕緊陪笑:“楊小官人您可真有能耐,以後小的就跟在您身邊,您不用客氣,隨便差遣。”
……
……
楊雲對胡商所開出的三千貫價碼很不滿意。
他從成都帶到洛陽就超過兩千貫資產,其中大頭是開神仙樓所得,節度使府賞賜也有幾百貫。
而他前後在成都做生意不過兩個月時間,倚靠高度酒和冰鎮酸梅湯一個月平均賺六七百貫,一年有八千貫收入,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只開一家店,且成都消費能力不高,以及楊雲無心擴大經營的基礎上。
若是把這門生意擴大,多用些心思,一年賺他個一萬五六千貫完全不有問題。
幫楊玉環上位花費的錢財絕對是個無底洞,如果只是給楊玉環買點首飾玉器,滿足一下少女的虛榮心,有個三千貫自然夠了,但問題是楊玉環將來要面對後宮爭寵,以及必要的交際,他這個未來的國舅也需要錢財打點,胡商開出的三千貫完全不夠看。
“三萬貫絕對是良心價,這可是改變時代的東西,你們不識貨我也沒辦法,這樣我正好細水長流。”
楊雲心裡琢磨道,“即便你們真買走配方,我也可以繼續開酒樓,把酒樓開遍長安和洛陽,大賺特賺,然後再找個新營生……現在我就是財迷,金錢這東西多多益善。”
……
……
楊雲沒有跟胡商談判,他定好價,願者上鉤,主動權掌握在他這邊。
九月初六這天,他換上錦衣華服,買好禮物,帶上何五六等人前往楊玄璬府上。
這次登門楊雲不是為吃家宴,所謂家宴不過是個由頭,楊玄璬也無意把他當作親生兒子看待,他只是想見見楊玉環,華夏史書上濃墨重彩的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甚至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楊玄璬一家住在毓德坊,從上林坊往北經毓財坊和德懋坊,沿途佛寺雲集、香客眾多,不一會兒便看到毓德坊坊門,進去後基本都是派頭十足的宅子,楊玄璬家的宅子比之周圍達官顯貴的宅院不遑多讓。
“看來我這三叔背景雄厚,勢力很大,怪不得歷史上能栽培出楊貴妃來……若非楊玄璬人脈通天,我這九姐怎麼會有機會參加貴族的聚會,結識壽王?”
楊府門前,拜帖投上,知客不敢怠慢,立即進去通傳。
楊雲提前派人探查過,知道當日楊玄璬休沐在家。
過了盞茶工夫,楊家出來一名中年男子,向楊雲行禮:“這位就是蜀地來的四少爺麼?裡面請。”
楊雲在家中排行老四,這也是在什邡時人們都稱他為“四郎”的根本原因,最初他以為上面還有三個兄長,後來才得知老四的排行是以整個楊家宗譜來排,以他父親這一輩的孩子且是男丁排序,不涉及遠親,也就是說楊國忠不在此排行中。
楊雲笑著行禮:“不知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