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處的百姓也吃烤魚,不過他們吃的魚肉是大塊的,魚肉熟的速度快。
“水渠修好了?”李易喝口啤酒,看向首領。
“一條早修好了,沒通水,另一條在修,吃用水方便,又不怕突然下大雨。”
首領指指北面,那裡有條人工渠,說河也不為過,連線到東邊的一條河流上。
那條河一直有水,水位忽高忽低。
此處為熱帶氣候,降水不穩定,情況多變。
連過去的水渠處在一箇中間位置,如此一來,降雨多時,上游的一部分水先從水渠排到海里。
下游的壓力減輕,發生水災的機率小。
按照安排,一共兩條人工河,第二條在下面到這條的中間位置。
海岸這裡建築有了,用水麻煩,一直使用竹子搭橋。
有河的話,再修個幾個大池塘和連線的水渠,用水問題便迎刃而解。
“吃過飯去看看。”李易打算給打通,用炸藥炸。
河道挖過來,最上面需要破個口子,轟隆一聲就完事。
大家加快速度,吃差不多時一起往北熘達。
走出去有三公里多一點,一條幹涸的溝出現在眼前。
沒有水泥、石頭當堤岸,直接在地上挖的大溝,土堆在兩邊就算是岸。
“將來怎麼處理?”李隆基問首領。
“周大師說用麻袋裝小石頭、沙子把堤壩修結實,再種上草和樹固堤,現在時間短,還沒開啟那裡。”
首領指東邊,開啟後水就會嘩地衝下來。
“過去一些人打上炮眼,炸。”李隆基想看看通水的樣子。
羽林飛騎和工匠開始弄炸藥、雷管、鑽孔的工具、繩子,上氣墊船衝,不然太遠。
同樣吃完飯的百姓不急著幹活,湊過來看熱鬧。
許多人扛著水車零件到此,做好了,等著有水放進去,岸邊弄上石頭槽子和小渠,方便取水。
“留下五艘氣墊船。”李隆基決定這裡也給輔助,氣墊船水路兩棲,跑得快。
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地面微微一纏,緊跟著轟隆的聲音傳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