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的溫度與散熱面積有關,越是小的炭塊所散發的熱量越多,通暢人們使用相對完整的大塊原木炭。
擺整齊的烤魚串放上去時,多餘的料酒低落間已帶起了濃濃的味道。
烤制過程中,魚肉的香出現,聞著,口水不停地吞嚥,因為那是一種最原始的人類生理反饋,對食物的渴望,對飢餓的恐懼。
烤魚肉的香,少了一種牛羊肉的羶,比起雞兔肉,偏偏多一絲鮮。
刷一層油在上面,很好地封住魚肉中的水分,顯然吃的時候魚肉會十分嫩。
翻轉中,魚肉的外面起了一層薄薄的焦黃,下風口的人無論是味蕾,還是鼻腔,都能感受到那種鮮與香混合後的滋味。
可這並不能令人滿足,只有拿起來烤魚串兒,吹著氣撕咬下一口並慢慢咀嚼,才會讓口水和吞嚥的動作覺得一切有所值得。
那種鮮香的味道和嫩滑的口感,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不管是蛋白質的誘惑,還是脂肪的汁液,俱混合在了吞嚥的一刻。
蘸料的辣、自然氣味的複雜、鹽在味蕾上的綻放,叫人愈發飢餓。”
李易說完,分串兒,吃吧!
之前提意見的李日知拿起來一串兒就擼,明明時間不長,他卻感覺度過了很久,怎麼還沒烤好。
“小易,方才想起家母喜食魚,某卻我治魚之良法,使家母未嘗魚鮮,故而心塞。”
李日知向李易道歉,他事母至孝,有文介紹:知事母至孝。時母老,嘗疾病,日知取急,調侍數日而鬢髮變白。
他母親生病,他天天服侍,急得他自己頭髮都白了。
他母親喜歡吃魚,他告訴李易當時有這麼多做魚的方法,他就能讓母親多吃幾口。
他也發現李隆基生氣了,李易突然就開始用另一種方法講魚。
他後悔,如果自己也會這樣的方法,母親吃別的東西也應該很開心。
李易這個介紹,感覺吃土都能吃得很香。
“錄下來否?回頭播與父皇和孃親聽。”李隆基問自己的小機器人。
“錄了呢,太上皇和皇太后說把這個串兒送過去十個。”
小機器人回答,它不但錄,還直播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