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開其他宰輔,你知道我去藍田縣,故意找機會接近我,也是對的。
但層次低了,你的辦法就這些,於民何益?無民之根,如何與人抗爭?
是故,退有所止,進能應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收買一切能夠被收買的人或勢力。”
李易藉機教導弟子,活著才有希望,然後強大。
他以前賣醫療裝置的時候,找了很多人,沒想到更上面的這個什麼委的人來了。
一點情面都不給他留,直接就說:你這樣的人不懂事兒啊!
說完人家走了,不請自來又走,其他人跟著都走了。
李易知道對手出的招,怎麼辦?賭氣?沒用的。
他立即安排人制作沙棗,為什麼要製作,沙棗買就行唄!
不,製作出來的是黃金的,他不找對方,找對方的母親,送連著枝的沙棗,又送一大堆土特產,野生六十年往上的蘿蔔。
跟人家母親說:我剛來,開春嘛!刺兒多,幫我削一削。
人家母親看著滿意了,過了不到三天,那個上面的什麼委開會。
把他叫過去,當眾批評他:醫是什麼?要心正、身正、行為正,你還有所欠缺,你應該多學習,我辦了個班,你進去吧。
若是遇到二逼會問:什麼班啊?
但能夠被叫過去的那些人就沒一個二逼,大家明白了,班啊,什麼時間上,上多長時間,都不重要。
領導辦的,別人也不知道怎麼進班,這不就對了嘛!
這就是生存之道,像最初裴耀卿過來說螃蟹的事情,李易多少次妥協和行賄?
他心懷治國之策,也得先過那一關。
關鍵他那個時候不知道來莊子的是李成器和李隆基,要是知道,就是另一種操作手法了。
眼下他逮到機會就教徒弟,傳業、授道、解惑。
其實這些東西,畢構他們也能教,但他們只能教這些,其他的不行啊!
他們現在也有徒弟,教的時候很嚴肅的,徒弟要跪坐,聽師父講,師父不會舉當下的具體例子,害怕,衝撞聖上。
李易才不管那許多呢,我教我隨時教,物理、化學等東西我全教,地理生物算常規操作,大家學醫的嘛!
外語不用單獨教,大唐上層人物,就是能夠參與大朝會的,每個大臣都會好幾種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