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盤算修運河的時間,拿下熊津都督府曾經的所在地,再把運河修了,那麼運河北面的地方受運河阻隔,就是大唐的地盤了。
新羅除了上書辯解和委屈,沒有任何辦法,這可是一半的新羅領土。
百姓最好安撫,武力屬於威懾,給當地百姓大量鐵器工具,軍隊幫忙蓋房子,送新種子。
關鍵不收租子和稅,百姓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無法反抗,更無必要反抗。
“只要捨得供應糧食,十八公里,一年修完。”
李易反對兩年,他那時人家國家修了三年,技術成熟。
要求同樣也高,那樣的運河新羅暫時用不上,能過船就行。
重新奪回來熊津都督府,給出大量的糧食和肉,新羅百姓就衝過來修,比自己種地和養殖收入高兩倍。
修的過程中給額外的好處,前提要加入大唐籍貫。
新羅不打,大唐慢慢藉此機會蠶食,新羅敢打,那容易了,轟隆轟隆完事。
……
小寒一過,隨即大寒,農曆進臘月,今年有閏七月,春節晚。
孩子們放假,滑雪滑冰玩瘋了。
可惜洛河依舊不結冰,不像京兆府二十二縣,所有河道冰封,正在取冰收藏。
選高的地方,明年的時候用,低處不行了,原有的冰窖暫時放棄,等著灌水。
說好明年發水災的地方百姓跑去看自己的臨時新家,儘量把平時用不上的東西搬過去。
豬圈、牛棚、馬廄、雞窩、鴨舍,蓋搭的搭、該修的修。
按照報紙說的,提前半個月過來,自己原來的家全拆。
等衝完再回去建,建的時候應該問問李東主,未來幾年還能衝不?不衝就建更好的。
‘嘭!啪!咚!唉呦!加油!’室外一處處的冰球場上,羽林飛騎跟募兵、十六衛的人在打冰球。
穿全套護具,衝撞激烈,但沒有雙方摘下護具對打的環節。
李易時候有的地方規則,雙方發生衝突,摘掉護具對打一段時間,打完就結束,這次吃虧了,下次記得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