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
三天後的小寒節氣,大量物資被運到海州,二十艘蒸汽機船和六百艘遠洋帆槳兩用船開始裝貨。
他們裝載一半貨物一半戰鬥人員與武器,海州距離熊津都督府為七百公里,兩天時間除非刮颶風,否則怎麼都能抵達。
將士們接到的命令不是李易出的陰損主意,軍隊過去,直接上岸。
邀請當地的新羅軍隊觀看射擊表演,飛艇空投炸藥包。
表演結束,把大唐國旗插到熊津都督府每一處位置,給百姓發放東西。
看錶演的自然被暫時軟禁起來,他們的家人在當地,會受到額外照顧,多給物資。
然後再給百姓表演幾次,大家可以選擇加入大唐籍貫。
有絕對武力保障,有吃食和棉衣。
大唐軍士還給盤炕,下雪天也盤,質量先不管,明年天熱的時候大不了拆了重盤。
群臣由次鄙視李易,還用什麼藉口?大兵壓境,城下之盟都不與你籤。
李易忿忿不已,總是嘟囔‘一群侵略者’什麼的話,倒是未問對方如果反抗怎麼辦。
反抗自然打死,就用自動步槍。
等訊息傳回到金城,什麼都晚了。
二百五十公里的距離,地上全是大雪,路更不是平原,問,多久可以抵達?
飛艇兩個半小時,騎馬就算是給了雪橇,翻山越嶺的,天氣好,十天能到算厲害的。
馬在路上需要吃飯和休息,雪橇必須帶上馬的食物。
一米多厚旳雪,馬在裡面趟著走,人一下去便沒腰。
若是颳大風,出門幾百米後就死在門口,找不到回來的路。
只有羽林飛騎能堅持,他們有指南針,很準的,同時有李家莊子製造的手電筒,至少保證面前幾米遠能看到路。
正常情況,直線二百五十公里的路,過年的時候把訊息傳回去已經不錯了。
新羅沒有十里一驛,更不用說電報。
“奪回咱們的熊津都督府後,按照小易說的那條線修運河,只要能夠往返大船即可,水無須太深,兩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