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盒子捏出來周圍一圈的褶兒,圓的像不像太陽?月牙的像不想月亮?”李易也不知道,他瞎編。
“圓的也可以是月亮。”畢構挑毛病。
“老畢,還是你想得對,月圓的時候包圓的,月半的時候包半個,沒有月亮的時候不吃盒子,是思鄉之情。”
李易從善如流,你說啥就是啥。
實際上他覺得是閒的,為什麼要兩片面捏一個盒子?對技術要求高,就跟包子十八個褶似的。
衣服為何要刺繡,漂亮,顯得心靈手巧。
當然正是這份中華人的心思,才讓中華美食名揚天下。
畢構思忖一番:“有道理,這小根蒜沒想到這般吃起來,便不是很辛辣。”
“莊戶與我說,昨天下午又來了一些孩子,說好的十歲以上的孩子才能過來採桑葚。
結果一看著就六七歲的娃娃,尤其是女娃娃,非說自己是十歲。
莊戶就讓他們拿著小的無刃鈍頭刀去挖小根蒜,給他們工錢和吃食。”
李易說起情況。
“沒跟你說?”畢構忽然問一句。
“剛洗漱的時候說了。”李易夾起一根生的小根蒜。
這個是洗乾淨放了鹽醃製,當鹹菜吃,還有著小根蒜的辣味及一點土腥味。
畢構搖頭:“莊戶私下做主可不好。”
“老畢你是不是在河南府作任何事情之前都先往長安裡送一份文書?等陛下同意了再作?”
李易問個問題。
“那怎能一樣,老夫……老夫……老夫問你,收麥的時候蝗蟲多不多?”畢構一臉嚴肅。
“老畢,你這是乾坤大挪移啊。夏收損失不大,秋收的時候天開始涼了,正常來說,比往年少三成到四成。
然後很多蝗蟲的卵已經產下去了,等到了明年,整個太行山東邊的地方沒有一斤麥子能提供給長安。”
李易給講解他所瞭解到的大概情況。
“天災呀。”畢構閉上眼睛。
“別呀老畢,天作孽,尤可違。最怕的是人禍,自作孽,不可逭。”李易才不承認什麼天災呢。
今年的河南府地區的救災不利,就有你老畢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