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品相,最貴的一斤可達五十錢,最差的也有十錢。
比以前製作好的茶價錢都高,只是要求多,採下來的新茶送到莊子不得超過三天。
同時又不準堆厚厚的一層,不然價錢要繼續往下掉。
尋常人找到茶樹,採一天,就要往莊子上趕,附近有人多,則僱一輛馬車、驢車、騾車、牛車。
離莊子相對近的地方的人,可以採兩天茶,然後乘車去送,不超過三天。
茶園的主人看到有錢可賺,與採茶的人商量好價錢,一群人衝進去摘嫩芽。
看上去雙方都很高興,一個是不用自己尋找茶樹,一個是感覺憑白得了錢。
當第一筐茶葉送到莊子上的時候,莊戶們開始忙碌。
準備曬茶的地方,還要保密,炒茶絕對不能教,指望這個賺錢呢。
宋德按照李易畫的圖和說明看品相,每當給出五十錢高價的時候,他笑得比對方還開心。
後面做茶的人按照不同的工藝開始處理嫩茶,按照茶的水分要求不同,製作出來的成品率也不同。
茶要求的越幹,需要的青茶越多,一般情況下,綠茶是四斤多青茶出一斤成品。
若是一大堆的青茶送過來,十斤中選出來四五斤的好芽,那麼這個炒出來其實屬於十斤出一斤那個品質。
但被選下去的芽,依舊可以炒。
如果是製作很乾的茶,或許需要從二十斤青茶裡挑選出十斤,然後炒一斤。
京兆府這邊的嫩芽,挑好的,五斤出一斤綠茶,能賣出天價。
至於怎麼賣,東主有辦法。
莊子旁邊,暫時不製作蜂窩煤的人,組上團,跟莊子僱馬車,跑到一處處地方採摘。
必須是僱,要給錢,去的時候車上裝著草料、鹽和大桶的水。
一般是一天的路程,中途必須讓馬休息。
採一天,多半天,再趕回來,把茶芽賣給莊子。
不過莊子答應,會給他們一些差些的茶喝。
補充下維生素什麼的,順便清理腸胃,有不適合喝茶的就別喝了。
張家村子的人沒動,他們收拾地,今年要種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