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榜後第三天,考上的學子重新進吏部,接受免試。
所有學子仔細打扮一番,有的擦胭脂、塗腮紅,使自己看上去比較漂亮,衣服理順紋理。
眾人進去,吏部官員看看長相、測測視力,在問幾道簡單的判文。
結果全部透過,大家喜洋洋。
中午之前從皇城出來,其他人剛想與李家莊子的準官員們約一下,四十二個學子已紛紛上車。
車隊轉向,回莊子。
四十二人要回去繼續學習課本,先自學,主要是物理、化學、算術,語文不用。
他們聽勸,知道馨研不會騙他們,故此應該踏踏實實學本事,眼下不是與其他人遊玩的時候。
另外十七個甲第的準官員們則是騎上別人友情借的馬,開始在橫街上溜達。
可惜看熱鬧的百姓比去年少許多,百姓們跑去找地方採茶了。
採完茶葉要趕緊送到李家莊子換錢,沒時間看別人遊街。
等隊伍往東,到達平康坊的時候,北曲的姑娘們紛紛推開窗戶,在上面揮舞起手帕,嬌聲喊。
直到此刻,十七個進士才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份是受人尊敬的。
“從現在始,茶葉一直能採摘到夏收之前。”裴耀卿邀請李元紘在天上人間吃飯。
看到有百姓從城西過來,路過天上人間,揹著竹簍匆匆向東走,與李元紘說。
李元紘看著心情不錯,跟著道:“如此,兩縣家資不豐的人又能積蓄些錢財,煥之去與李易尋來的活計兒,當有大功。”
“多虧大綱體諒,未與我這長安令生氣。”
裴耀卿表示感謝,他一個長安令讓另一個縣的人跟著幹活,對方沒說什麼。
“主要是不敢攔,先不提利民與否,只衙役可以多得錢,我就難以阻止。”李元紘笑著說了一句。
他不去爭,事情辦到就好,拿了不敢拿的錢,有風險。
何況裴耀卿的錢依舊用在兩縣百姓身上,其本身沒去貪。
“往後喝茶不用花錢買,李易答應的。”裴耀卿換了個話題。
“沖泡的茶確實口味不同。”李元紘頷首,他不在乎茶,因為他不知道李易以後會把茶賣出什麼價。
此時京兆府的百姓忙著找野茶,有人種的茶園進不去,就問茶園的主人要不要人手採茶。
茶園的人知道茶葉會慢慢生長,現在還都是嫩芽,李家莊子給的價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