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二百七十七章 認真起來謀天下(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七章 認真起來謀天下(第二更) (1 / 3)

“易弟,你估算一下,在那邊鑿鹽井,一年能賺多少錢?”李成器把李易成功攔住,問。

“現在咱大唐有多少鹽池、鹽井?”李易問出另一個問題,他要看看能提供多少鹽。

“眼下鹽池九處,鹽井二百七十六。”李成器提供資料。

這跟李易看的資料不一樣,少,少許多。

不過李易一想便明白了,之後唐朝開始收鹽稅,必然大力增加鹽池和鹽井。

資料記載的不是開元二年。

此時還沒有那麼多,長安主要依靠山西那邊的湖鹽和漕運過來的海鹽。

蜀鹽陸路慢,不好走,一般是走長江,轉一大圈。

從長江進大運河,從大運河轉漕運,船裝載的貨物多,比起陸路運輸,還是划算。

“沿海一帶,百姓可安穩?”李易又問一個問題。

“近幾年沒打打仗,所耗不多,還算是不錯。”李成器對此並不太清楚。

“煮海為鹽,成本太高,蜀地井鹽衝擊,鹽價將一降再降。陛下應允合作,朝堂百官或有怨懟。”

李易在事情確定了後,開始進一步推進。

李成器聽著,不時點頭,沒說什麼‘他們敢?’‘不服就殺’這等話。

“所以要收鹽稅,收池鹽和新式井鹽的鹽稅,陛下的錢是私錢,鹽稅是公錢。

弟以為,新式打井法,可或錢財無數,蜀地出鹽過多,沿海鹽場難以活。

徵蜀地新發採鹽之稅,鹽價平穩,有利社稷,可寬內藏,亦能平百官之怨。”

李易認真了,說出情況。

跟李隆基合作,是李隆基和幾個兄長賺錢,包括自己。

井打多了,出鹽太快,海邊專門煮鹽的人怎麼辦?難道現在就拿出來曬鹽之技?

還沒到那一步,平穩推進才行。

資料上有顯示,沿海地區始終不是太安穩。

李隆基賺錢了,百官看著,這錢……天哪!國家財政沒錢,陛下你要幹啥呀?

收稅,收上來的稅給戶部,其他地方再管戶部要錢,大家都開心。

李成器停迷茫了,或者說是聽傻了。

還能這麼玩?鹽稅不就是商稅麼?大張旗鼓推行商稅,百官必然為了各自背後的利益不答應。

可是鹽那麼賺錢,朝廷沒錢,百官要錢,收稅正常啊,百官要支援,總不能叫陛下把錢全拿走。

“易弟你這是……認真了?”李成器覺得要重新看自己的易弟了。

之前易弟多溫和呀,總是往外扔技術。

有人欺負上門,僅僅是對等回敬一下,從來沒有趕盡殺絕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