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安接到情報,一旬內,羽林飛騎保證到地方。
往來半個月,誰想揭竿而起,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後開始捱打。
而地方官府守住關鍵地方即可,避免出兵剿撫時出問題。
……
“小易,聽聞鄂州雨水多,後續安排妥當否?”盧懷慎風塵僕僕地來了。
團兒剛剛處理了一片區域的貪官汙吏,回長安,一個個很疲憊,得知情況趕緊到莊子。
“多大的事兒啊?看把你們折騰的,慢點,不急一刻,我希望你們都長命百歲。”
李易心疼,一群老頭吭哧吭哧跑,一個來月沒見到了。
“別看有點瘦,身體好,有腹肌。”柳衝把自己的上衣撩起來,讓李易看肚子。
“你的腹肌是鍛鍊身體的緣故,跟出差有啥關係?你……哎?老盧,鄂州刺史盧正道,范陽盧氏。
景龍年間他還
>>
是縣令,朝廷給個敕令,是因范陽盧氏給他的敕令,還是因為他確實做得不錯?”
李易想到了許多,這個盧正道究竟是怎麼當的官兒,又為何被褒獎?
李顯當皇帝,是為了穩住范陽盧氏才這樣做,還是盧正道確實有本事?
而新舊唐書都沒怎麼提,要不是有碑文在,後世所知甚少。
寫新舊唐書的不是唐代人,唐書是斷代史,比如隋史、宋史、元史、明史等,都是之後的朝代的人來寫。
寫新舊唐書的人是否受到了當時的勢力左右,不願意把范陽盧氏給捧起來?
這裡面的問題好多,史書也是人寫的,人怎麼寫,要看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人的個人好惡。
比如說一段其實,使勁埋汰國民軍,之後大家慢慢就瞭解到,不是那麼回事兒啊。
結果執政的從來不在官面上承認與為之正名,因為政治需要。
一涉及到這樣的根本問題,就有人要求老百姓做到三點:閉嘴!閉嘴!!閉嘴!!!
近在‘眼前’的都如此,何況那麼多年前的史書?
李易邊說邊查,查盧正道當縣令時候的情況,查不到具體的,確實沒有,但考評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