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百姓日子叫好過,自己何必拿出來大量的工具幫忙?
“李郎,秋收後有百姓過來拿新谷換陳糧,一斗換一斗,莊子搭半鬥細麩子,稻子會給半鬥稻糠。”
小蘭把撿起來的豆子放到地邊,聚攏成一小堆,與李易說。
李易平日裡不負責此類事情,宋德一樣不管,只看賬。
下面的管事具體操作,莊子裡有六個管事,管事下面又有管事,經理與部門經理的關係。
“都是過慣了苦日子的人啊,陳糧哪得新米香?無非煮後多一瓤。麩糠可還細?”
李易說著突然想起個小品,換大米,用新米換陳米,絕對不是一比一。
小品體現的中心思想不是百姓生活中的糧食問題,實際從側面角度反應出大家愛吃新米。
“打成粉了,咱莊子的裝置好,拿回去加點面和野菜,做成糰子蒸都行,不割嗓子。”
小蘭使勁點頭,表示換的百姓沒吃虧,麩子和稻糠跟面份似的,裝枕頭是不行了。
“有換米花棒的嗎?”永穆公主看豆稈子問。
豆稈子要加工成飼料顆粒,給反芻動物吃,飼料顆粒就是製作米花棒的機器打出來。
“有呢,還有人拿著新糧要做爆米花,高粱、大米、大黃米,爆不了,含水分太多。”
小蘭繼續回答,她開始在暗中收集莊子的資訊。
沒人教她,她自己便懂得,正如永穆公主曾經在宮裡生活時一樣,小蘭負責各項事務。
她屬於貼身侍女,有專門的人負責其他事務,她依舊插手。
她可以不直接管,卻不能不明白,怕永穆公主吃虧。
她這輩子就是為永穆公主所活,別人把她當人看,她則為人,別人娶永穆公主不把她當人看,她沒有存在感。
“小蘭,回去給你幾本書看,管理學的,看著有不會的問我。”
李易又打好一個捆,與小蘭說。
“是畢宰輔他們看的書嗎?我也有看的。”小蘭開心不已。
“有相通的地方,亦存不同之處。官員的行政管理所包含的內容多,企業的行政管理,只為穩定企業追求利潤。
官府衙門以百姓利益為基礎,公司集團以金錢攫取為首要。
相通的地方在於有責任心的集團需額外輔助執政勢力盡自己的社會責任。
不同的是集團的存在以生存為前提,發展為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