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不能再吃豆子,晚上睡覺脹肚。”
李家莊子的小片豆地裡,李易阻止還要捧燒豆子吃的小蘭。
三個人吃土豆、豆子,嘴邊、臉上,一道道的黑灰。
晚飯不用吃,他們吃一吃,空閒的時候幫著把地裡的豆子給收了。
“我把地想成別人家的,越吃越香。”小蘭發現這樣吃東西感覺不同。
“沒錯,偷別人家地瓜、掰別人家玉米棒子,總覺得比自己家的好。”
李易笑著點頭認可,對,小時候冬天拿著偷來的地瓜,去公社的稻田用稻草烤地瓜,格外香。
但有一點必須注意,離堆放的稻草垛要遠。
農村的孩子從小在大人的棍棒、皮帶下學會規矩。
偷成熟的東西行,禍害不可以。
別人種在河邊的黃瓜摘了吃沒問題,選中等的嫩,小的別碰。
走誰家的地都要走壟溝,踩苗叫坑人。
離地一吃高綁了布條的大黃瓜摸一下都不行,人家留種的。
摘黃瓜掐黃瓜屁股不揪藤,綁架子的繩子鬆了幫著綁好。
自己家的菜地怎麼摘菜,到別人家的菜地就如何操作,偷歸偷,兩碼事。
鄰里之間閒聊時,對方會說:你家孩子真好,又幫我家黃瓜地綁架子了。
自己家的父母笑著保證:回去就打。
鄰居又說:我家那個也欠揍,打孩子不能瞎打,打壞了身子不好。
於是雙方開始交流怎麼打孩子,很快樂的樣子。
眼下算是偷別人的豆子,幫忙收,豆稈子用現搓的草繩打好捆。
李易負責,永穆公主、小蘭在旁配合,她倆不會。
李易熟練西幹著農活,豆稈子邊踹邊拔,再用巧勁磕磕土,力量大了不行,豆子會掉出豆莢。
“拿回去用連枷打出豆子,曬兩天歸倉。”李易抹一把臉上的汗,黑道道更多了。
永穆公主帶小蘭幫忙撿地上掉落的豆子,滿臉幸福之色,她覺得自己找到了過日子的人,像農戶一樣。
當然,只是她自己認為,李易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