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李隆基在內,眾人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沒錯,這個站在旁邊總是膽小的傢伙會飛,他還有重機槍。
他想殺誰,飛過去突突突,解決。
尺帶珠丹左右看看:“李大夫,既然你能殺掉敵人頭領,你怎不去殺?”
“不想,我善良。”李易給出這麼個理由。
“對,小易見不得血。”畢構證明。
“易弟屬於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的人。”李隆基同樣說謊。
“小易哪點都好,就是心軟,當初餘懷德打上門來,小易還跪著給其搶救。”李旦配合。
這回輪到尺帶珠丹:“……”
你們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問過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他們答應嗎?
“往東邊走,那裡有一口井,打得比較深,水質我檢測過,屬於比較好的礦泉水,還不是重水。”
李易指著前面說,距離現在的位置還有十五六里呢。
那裡地勢高出來周圍一塊,岩石多,不方便從其他地方引水。
直接在上面鑽井,鑽好之後,發現水比別處清涼,在那裡放個壓力井,地勢高,水引到村子裡。
村民們平時喝這個水,隔一段時間換一次竹筒,水不走水渠。
尺帶珠丹還想說點什麼,見隊伍移動,只得閉嘴跟上。
周圍大唐的人知道情況,一個人不能成為屠夫,總跑去殺別人頭領,殺完了,還是要軍隊過去接手、接收。
軍隊不作戰,後勤也不怎麼用了,整個大唐就靠一個人殺來殺去?
那武器全要拿壽命換,換不了呢?
軍隊失去了士氣,怕死,百姓習慣了有一個人可以把對方的頭領幹掉,不再認為哪裡有威脅。
豈不成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大唐是大唐百姓的大唐,民強國才強。
李易可以去殺,對國卻無大用,他就應該運籌帷幄。
他說過大唐的男兒沒死絕,就不會再用女人去和親。
那麼大唐的將士未死光,便輪不到他親自出戰。
他已經冒著風險出海,從遙遠的海外帶回來種子,幫助後續的隊伍打通海路了。
他所做的夠多了,不能總折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