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會把聲音歸類,重複最多的,就是日常生活用最需要的。
一般情況下,語氣助詞最多。
整理完,配合上文字和圖片,單詞就有了,語法跟著出現。
再學起來比較容易,李易打算一路到地方,把沿途的全收集,然後自己先學會,再編書,讓有語言天賦的人學。
其實去新羅找儋羅國的人最方便,他們有的人會好幾種語言,包括新羅語和大唐語。
李易不相信別人,有的時候翻譯並不準確,萬一負責翻譯的人瞎翻譯,故意使壞,耽誤事兒啊。
六個官員在享受別人的尊重,他們本身不厲害,李易平板電腦厲害。
李易把羽林飛騎和十六衛集訓時候的影片放給原著民看。
原著民們看了,第一個想法,打不過,大唐的軍隊那麼多人?還穿了鐵製作的衣服?
騎兵最嚇人,轟隆轟隆跑,自己這點人,不夠踩的。
原著民的小孩子圍繞在宮女太監旁邊,有吃的。
果脯、乾果,島子上沒有。
還有冰糖,孩子們根本沒吃過。
宮女太監們長得好看,即便當太監,能去李家莊子的也比較帥氣。
沒有人願意整天對著一張醜臉,除了戰鬥受傷的那些莊子裡的護衛。
他們的身體缺陷,正是他們的榮譽。
“往後啊,會有更多的大唐人過來,跟你們換東西。”李易在和小頭頭交流。
他收集一圈話,軟體給翻譯成了文字。
然後文字又能翻譯成大唐的話,他說大唐的話,軟體給翻譯成聽著有一點彆扭的原著民語言。
就這麼神奇,語法上有時出現錯誤,在逐漸調整。
錯誤沒關係,能理解。
比如說:面,長,煮,鹹。
一個外國人要是對李易這麼說,李易第一個反應絕對是對方想吃抻面。
關鍵時刻交流,不需要考慮介詞、連詞、語氣助詞,單個蹦單詞,足矣!
“衣服,我們要這樣的衣服,你們的怎麼換?”小頭頭說話都不敢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