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交流無須正語法(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交流無須正語法(第二更) (1 / 3)

篝火燒起來,一條條魚被穿在木頭上烤。

島子上的原著民小心地把魚肉撕下來,蘸一蘸精鹽,吃到嘴裡,有著無限的滿足。

他們有時也吃魚,還有貝類。

貝類倒是好辦一些,能夠在海邊撿。

魚一般情況在淺海拿棒子打,站在水裡,看到有一群魚過來,一棒子砸下去。

吃鹽就是煮海水,或者退潮後,太陽足,礁石上的鹽收集。

尤其是礁石上面有坑,潮水退了,很快曬乾,坑中有鹽。

他們吃飯用煮的方法,有個陶管便非常珍惜,跟大唐一些地方的百姓一樣。

魚是李易贈送,別的東西他捨不得,給一點就少一點。

一路上還要給其他人東西,把一個個補給點給交流出來。

精鹽遊艇能提取,需要淡水,有海水淡化裝置,分離出淡水的時候,鹽跟著出現,其他的雜質扔掉。

看島子上的人對精鹽那般虔誠,李易很快想到了以後交流送別人什麼東西。

海島上送鹽,精鹽確實比別的鹽好,不苦。

自然產生的鹽,最好的是蜀地的井鹽,有滷水,燒乾了就是鹽。

原著民都來了,沒多少人,李易大概看一下,四五百人。

更多的人沒在這邊,跟著他們的大頭頭住在新羅的武州。

武州那裡記載有八千戶,李易認為沒有那麼多人,八千是虛數。

是往多了說,人家王儒也要面子,派人到大唐,大唐問,你那有多少戶?

說實話,我那有五百戶,感覺太可憐了,人少,沒有地位,趕不上大唐一箇中縣的人口。

故此多說一點,怎麼也得比大唐的上縣戶數多,對吧?

所有的人都來了,包括孩子。

一人獲得一個麻袋,不對,是一套純麻經典衣服。

李易拿著平板電腦不時記錄,錄別人說話時的動作和要表達的內容。

包括大人說孩子,還有互相之間的交談。

李易不是語言學家,自己學外語有現成的翻譯就快。

沒有翻譯的情況下,他只要收集資料,自然有軟體進行處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