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人性不改歷史變(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人性不改歷史變(第二更) (2 / 3)

才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說法。

天津呢?也是啊!曾經一起喝豆汁。

然後就發現吧,這個豆汁稍微濃一點,可以攤煎餅,焦圈變成油條和脆皮,這不就是煎餅果子嘛!

至於說有的天津有賣煎餅果子賺錢多了,就要定規矩,必須得是綠豆的才算,別的不承認,這個就狂妄了。

天津的煎餅果子是從煎餅開始的,煎餅屬於河南道的山東,河南道不是河南,包括一大堆地方。

山東適合種青稞與麥子,最初用青稞來製作煎餅,窮人吃的東西。

中華飲食發展是歷史延續,誰都沒資格去定義,只能定義自己的菜系。

李易如是想著又發呆了,無意識地嚼著蘿蔔條子,跟豇豆、肉皮、黃豆一起先炒後烀的。

他總走神,大家都習慣了。

習慣到只要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問他時,就不打擾他的程度。

永穆公主吃一口蒜茄子:“李郎,我聽人說,他們做蒜茄子,吃著不舒服。”

“鹽和蒜少了,北方人口重,吃鹽多,冬天菜少,用鹽來下主食。

蓋澆飯、肉夾饃、打滷麵、燴餅。

其實都是一套原因,餐具少、吃飯的地點不固定、人文環境。”

李易說著又走神了,為什麼山西和陝西的人喜歡蹲在外面吃飯?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比如我家飽餃子。

餃子包好了,鄰居不知道啊,我得顯擺一下,怎麼顯擺呢?借醋。

借點醋,這不是飽了餃子麼,沒醋。

所謂的借就是要,不可能去還醋。

還有的借麵肥,就是面發酵好了,然後留一點,用來再次蒸饅頭什麼的和在裡面,沒有發酵粉。

人性如此,沒有褒貶。

再一個歷史上的山西和陝西,住窯洞,窯洞黑呀,你能白天就點油燈?

就得出來吃飯,一個窯洞一個窯洞的,跟四合院差不多。

那為啥要用大碗?大碗別人看著以為裡面的面多呀,關鍵是曾經人們吃的面,湯多。

湯多是幾個意思?吃麵的時候吧,不管是拉麵還是抻面。

點毛細,很細很細的,多拉兩道就行。

細的面吃湯多,解決面積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