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永穆公主發現李易心情不好。
“聞恬啊,人類的發展最終要變人治成智慧治。但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抗爭與犧牲。”
李易想到的是更長遠的事情。
整個世界,就沒有一個律法是真正地落實下去,總有人要受到各方面影響,然後做出唯心的判決。
社會發展到某一天,估計就是每一個人的思維都被收集。
法官的存在僅僅是一個吉祥物。
就跟皇權一樣,在皇權的大唐,給一個人說以後沒有皇帝了,大家都不信。
永穆公主不曉得啥是智慧,人治卻明白。
“李郎,用別的東西代替人?”永穆公主想不到什麼東西。
“莊子裡的監控,那個有人會報警,有更厲害的,發現人,不但能報警,還能判斷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若是敵人,裝上武器可以自己攻擊。
控制一些工具,又能幫人幹活,既然能如此,就可以當衙役和縣令。”
李易僅僅是幻想以後的事情,他認為絕對能夠變成真的。
也許幾十年,也許幾百年。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似乎能理解:“如那般,咱們幹活可就輕鬆啦。”
“幹活輕鬆,怕它自己有想法,然後拿著武器攻擊人,人打不過它。”李易搖搖頭。
“軍隊打仗的時候派它去,是不是能殺得敵人聞風喪膽?”永穆公主想到吐蕃。
“敵人也有,大家就拿著同樣的東西打。關鍵還有其他更厲害的武器,大不了同歸於盡。”
李易指得是他之前跟永穆公主說的武器,核武器。
打不過,眼看要亡國了,誰都別想好。
實際上對於有核國家來說,不存在滅國的事情,大家全怕。
另一邊王維在跟李隆基說著話,主要是李隆基問,王維答。
李隆基問王維的家中情況,又問當地的特產和民情。
特產王維知道,民情……
民情吧,這個,那什麼,反正,怎麼說呢?感覺沒有長安的百姓好。
王維就是這樣回答的,他確實不清楚,種地他不會種,織布他不會織,做飯他不會做……
他就會寫詩,對佛教和道教都比較喜愛,現在就開始接觸,但還不像以後那麼深。
他還願意跟很多文人在一起喝酒,找女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