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吃飯、喝酒。
武婕妤不喝酒,她還要奶孩子。
王皇后更不能喝酒,肚子裡有孩子。
王維應對得體,他本就是大家族的人,連這點場面都應付不了,憑什麼稱河東王氏?
“縣丞品低,責任卻大,如守烽火之決絕,若行斥候之死志。心不在民間,胸何懷天下?”
李易對王維進行教育,別以為你能寫點詩,你是河東王氏,你就牛逼了。
告訴你,在我眼中,詩賦就是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個小環節。
你落實下去,跟百姓互動,百姓笑,你才可以傲。
“維受教。”王維向李易施禮。
旁人說此言,他定會嗤之以鼻,覺得對方做作、虛偽。
話從李易口中說出來,他承認。
李易確實就這樣做的,針對百姓的時候,始終坦誠。
要說李易有什麼缺點,感覺可以欺之以方。
實則想對李易用大義、德行來攻訐,李易直接就懟回去了。
按照李易的說法:我不是君子,所以不能欺之以方;我不是小人,故此不可誘之以利。
“沒有本事的人追求自我,有本事的人追逐大同。即便這個大同不怎麼現實。”
李易又對王維闡述一種理念。
他說的大同就是……什麼主義?
之前他那時一直喊,喊著喊著,就再沒有人提及。
因為慾望。
有慾望才有發展,沒有慾望,那存在又有什麼意義?
慾望即思想,我思故我在,我若不在,哪管他洪水滔天。
真大同了,不符合人類發展的本質。
按照唯物主義理論,其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還是先過好日子為重。
潮汐澎湃,因月所在。陰晴圓缺,日地成切。
月小,故繞地而轉;地小,遂圍陽而旋。
日出星消,月滿星暗。
自然如此,怎麼就要弄成大家變成那種不現實的大同?
“唉!”李易重重地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