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在吃魚,他不傻,知道李易的意思,很生氣。
然!他更知道李易跟誰在一起。
他好不容易得到訊息,匆匆追來,想要見李易為假,見那誰為真。
生氣歸生氣,他看著魚就嚐了一口,哎?味道不錯哦!
他吃得開心,一口魚肉,一口黃酒。
吃到一半的時候,李易帶著永穆公主過來。
王維看李易,好奇。
李易年輕,過了年二十,但是不看眼睛的話,感覺還是十五六歲,面板好,臉嫩。
看眼睛,王維感受到一種壓力,即便李易目光平和。
李易也在看王維,王維感覺有二十歲,不是顯老,是相對成熟。
永穆公主好奇地瞅著王維,就這個叫王維?寫點破詩。
永穆公主如今對於寫詩賦什麼的不上心,李郎想寫就寫,寫出來的還很好。
寫詩不如助民,許多百姓遠遠達不到欣賞詩賦的程度,更在乎吃飽飯,要是頓頓有肉就更好了。
王維看到永穆公主時眼睛一亮,又立即轉回目光,對李易拱手:“剛柔兄所贈之魚,味美非常。”
“剛才我問了一下,今天從河裡穿竿下掛網撈出的魚,生的熟的半生的都能吃。可知為何?”
李易現在不怕王維吃壞肚子了,今天的魚,撈出來就凍硬了。
有一些病毒凍不死,寄生蟲保證死,包括細菌。
除非王維吃的魚裡面有嗜鹽菌,這個低溫就不行。
旁邊的是淡水河,哪來的嗜鹽菌?
“兩儀剛柔伴,陰陽未成隔。冬鯉雪中釣,明豔繪漕河。”
王維就習慣這種給人一種畫面感的文字,同時帶著禪韻。
不過因為年歲還小,對禪韻的把握有匠氣。
“你說錯了,因為剛才有人用同一網的魚製作了魚膾,我的人拿裝置檢查過,沒問題。”
李易沒心思跟對方拼詩玩兒,不是拼不過,對方年歲太小,虛歲十七,從四歲開始學,也就是十三年。
而自己也是從四歲開始學的,背詩有一首沒背下來,父親不準吃飯。
背的是: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