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麥哲倫海峽就到了阿根廷,繼續向上為巴西,這裡有很多好東西。
苞米、辣椒、菸草什麼的都在這,白銀與黃金。
要是跑偏一點,墨西哥的仙人掌也挺好的,大呀,能烤著吃。
當然,真出海向東走去美洲,不能直接過去,需要往南一點。
先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斐濟、湯加、庫克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群島、復活節島……
反正就是一路上的島嶼都得走走,補給淡水。
別人要想出海,一路就是拿命闖,說不定走著走著到夏威夷群島。
李易有地圖,所有能夠進行補給的地方經緯度標出來,位置確定。
船隊自己考慮到哪一個島進行補給,把輔助打成這樣,若還過不去,笨死吧。
經緯儀、六分儀、海水簡單的淡化裝備,等等東西都準備妥當。
包括桶裝的新鮮黃酒,實在沒水喝,就喝酒。
甚至可以在船艙裡帶上冰,硝石也要帶。
胡蘿蔔、橙子、中藥,相當於按照路線過去看一下,找到東西帶回來。
礦都不用過去的人單獨尋找,畫出地方了。
“去你說的地方用此速度要多久?”李隆基發現蒸汽機船的好處了,可以始終跑。
“按照數學計算,半個月,按照實際情況,天知道。
理論上一個月,應該差不多,但是需要繞。
當地你不到另一邊的岸,走陸路穿越,人會死光。”
李易想要東西,不是派人過去看看。
從西岸下船穿亞馬遜雨林?羽林飛騎也受不了,即便自己把當地的危害動物、昆蟲標出來。
別說亞馬遜雨林,湖北神農架那裡組織隊伍過去看看?
“既然如此,三個月可往返?”李隆基著急李易說的土豆,土豆他吃過,覺得好。
“過去未必就有玉米種子和土豆、地瓜、橡膠樹等東西,咱們去一次要多帶回來點,黃金白銀無所謂。”
李易同樣著急,想吃西紅柿、芸豆,芸豆就是豆角、四季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