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駛遠縣的百姓心中有股氣兒,主要是怒氣。你們說說怎麼利用?”一個莊戶換個角度說事情。
眾人看李豐,等他先起頭。
李豐撓頭了,他在回憶,回憶自己跟東主所學。
這種鬥爭東主教過,總遇不到實際情況,有點記不清楚。
想了一會兒,李豐開口:“三種,一種是上來就挑明,把百姓的怨恨發洩出來,針對晏氏。
不過如此操作,晏氏會有防備,晏解等人未必會把心思放在貪婪上。
第二種,淡化,讓百姓的怒氣留在心裡,等著晏解他們搞出了事情,一同爆發,威力大。
最後一種為正面引導,告訴百姓,大唐的朝廷值得信任。
叫他們不要失望,宰輔們知道,陛下也知道當地的情況。
一切都會好起來,大家努力幹活,為自己修路,為自己的生活而拼搏。”
“第三個。”
“我也是第三個。”
“咱李家莊子無須那麼下作,雖然咱們手段多。”
“化憤怒為力量,改抱怨為信任,第三個。”
“我同意,咱們研究研究怎麼說。”
莊戶們紛紛表態,放棄了快意恩仇,從大唐的角度出發來辦事。
覃水睜著大眼睛聽,眼睛漸漸模糊,她抬手擦淚水。
她看到了,李家莊子的莊戶們很聰明,想到了許多辦法,最終卻選擇最正直的那一個。
不去利用百姓來針對誰,反而幫助百姓做對事情。
玩陰謀詭計,這幫人看上去十分熟練,在抉擇的時候,又放棄。
自己的寨子聽李易的話,李易不會害自己的寨子。
“接下來說具體的修路,人太少,需要從別的地方調人,山民不錯,給不給工錢?”
李豐結束一個提案,再丟擲一個。
“問駛遠縣的百姓,晏氏的錢咱們不指望,用羽林飛騎獵殺貴重的動物,錢屬於駛遠縣百姓。”
“先給吃的,買豬,咱們會做飯? 儘量做好一點? 咱們不需要維持官員的體面。”
“因為我們不是官員? 我們是李家莊子的莊戶。”
“東主是官員? 東主有時還親自做菜呢。”